珍珠,原名真珠。其始载本草为《雷公炮炙论》。《海药本草》云:“蜀中西路女瓜亦出真珠,是蚌蛤产,光白甚好,不及舶上彩耀。欲穿须得金刚钻也。”《本草图经》曰:“今出廉州(今广西合浦),北海(即渤海)亦有之,生珠牡。珠牡,蚌类也。”李时珍曰:“今南珠色红,西洋珠色白,北海珠色微青,各随方色也。” 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珍珠相符。珍珠自古以来就有海水、淡水产两类,品质以产于广西合浦的海水珍珠为好。15版药典珍珠: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珍珠母,原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在石决明条下云:“即是真珠母也。”《宝庆本草折衷》在石决明条下云:“天地间物有母,斯有子。真珠生于石决明之中,则石决明为母而真珠为子显矣!故雷公及艾氏皆言石决明是真珠母焉。”《宝庆本草折衷》又在真珠条下云:“出珠之壳名真珠母。”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古代本草常将石决明与珍珠母相混淆。由于本品在古代本草记载中较为复杂并出现混淆,现代《中华本草》也未对其品种进行考证。其中真珠母一名的始载本草应出自《雷公炮炙论》,而并非《中华本草》所注始见于《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图经》在真珠条下曰:“今出廉州(今广西合浦),北海(即渤海)亦有之,生珠牡。珠牡,蚌类也。”其所述珠牡,即为本品。15版药典珍珠母: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的贝壳。
珍珠母(药典)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用于头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药用部位: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的贝壳。珠牡、珠母、真珠母、明珠母
产地与道地
主产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地。
原形态
1、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学名Hyriopsiscumingii。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双壳纲、蚌科、帆蚌属。中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国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铰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不等大的拟主齿和2枚侧齿,右壳有2枚拟主齿和1枚侧齿。雌雄异体。繁殖季节在4~8月,雄蚌将精子排入水中,精子随水流进入雌蚌的外套腔,卵在鳃水管中受精。受精卵借雌蚌分泌的粘液而粘在外鳃腔中孵化,所以外鳃腔又称育儿囊。在20℃水温下,受精卵发育成钩介幼虫约需30~45天,当雌蚌排放出钩介幼虫时,将鰟鲏鱼、鳙鱼等鱼放入池内,使钩介幼虫能附着在鱼鳃或鱼鳍上营寄生生活,这样经过6~12天即可发育成幼蚌。幼蚌的饵料以硅藻为主,同时需加入钙离子。成蚌杂食性,食浮游生物。三角帆蚌是培养淡水优质珍珠的最好蚌种之一,其产珠重量、数量和质量均高于其他蚌。用该蚌育珠时,插片部位以鳃能遮盖之处为最好。
在天然水体的蚌生长较慢,但在人工育珠中,三角帆蚌生长速度快,1龄蚌体长可达50-70mm,2龄蚌可达80-mm。因此,1-2龄的幼蚌可以进行植珠手术操作,所育珍珠生长速度也较快。成年的三角帆蚌,体长为-mm,在其外套膜上往往可插植2mm以上的大珠核,可培育出8mm以上的大型有核珍珠。
三角帆蚌具有对育珠的生态条件要求较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对缺氧的忍耐能力不强、珍珠生长速度慢于褶纹冠蚌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际育珠生产中,要发挥其优良品质的作用,克服其生物学方面的不足。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又是育珠的好材料。用它育成的珍珠质量好,80个~个蚌可育成无核珍珠克,还可育有核珍珠、彩色珠、夜明珠等粒大晶莹夺目的名贵珍珠。
2、褶纹冠蚌(学名:Cristariaplicata)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水蚌等,为蚌科、冠蚌属,淡水底栖贝类,为中国沿海习见种。一般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以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
成年个体比三角帆蚌的同龄个体大得多壳长可达mm,壳高mm,壳宽mm,最大个体壳长可达mm以上。它壳质较厚,且坚硬壳后背缘向上扩展成巨大的冠,使蚌体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壳面为黄褐色、黑褐色或淡青绿色;壳内面珍珠层呈乳白色、鲑白色、淡蓝色或七彩色。褶纹冠蚌1年有2次繁殖季节,分别是3-4月和10-11月。脱离鱼体而沉人水底栖息生长的幼蚌,成长个月壳长可达10-20mm,成长20个月壳长可达mm。
褶纹冠蚌个体大,开壳宽度可达1.5cm,便于植珠操作、成珠快。但培育的珍珠质地粗糙,珠态也比不上三角帆蚌所育珍珠,多作为药材、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原料,能用作工艺珠的比例较小。同时,褶纹冠蚌外套膜上的插核性能也不佳,因其斧足肥大,伸展范围广,往往可将插核排空。但由于内脏团肥厚,可在生殖腺中插植大核;又因个体大,外套膜宽广且壳质珍珠层光亮洁白,非常适合于培育大型的佛像珠等象形珍珠。
3、马氏珍珠贝,贝壳呈斜方形,壳质薄而脆。栖息于风浪较为平静的内湾;分布于中国南海。贝壳呈斜方形,壳质薄而脆。壳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小,后耳大。背缘平直,腹缘圆。壳面同心生长线细密,呈片状,薄而脆,极易脱落,边缘的排列极密,延伸成小舌状,末端翘起。壳外表面淡黄褐色,常有数条黑褐色放射线;内表面珍珠层发达,富有珍珠光泽,边缘淡黄色,无珍珠层。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收集。将贝壳用碱水煮过,漂净,刮去外层黑皮,煅至松脆即成。市售品有采自制钮扣剩下的废蚌壳加工而成。
类别特征
(1)三角帆蚌,完整的贝壳,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壳内面外套痕明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左、右壳均具2枚拟主齿,左壳具2枚长条形侧齿,右壳具1枚长条形侧齿;具光泽。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2)褶纹冠蚌,完整的贝壳呈不等边三角形,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壳内面外套痕略明显;前闭壳肌痕大,呈楔形,后闭壳肌痕呈不规则卵圆形,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相应的纵肋和凹沟。左、右壳均具1枚短而略粗的后侧齿及1枚细弱的前侧齿,均无拟主齿。(3)马氏珍珠贝(合浦珠母贝),完整的贝壳呈斜四方形,后耳大,前耳小,背缘平直,腹缘圆,生长线极细密,成片状。闭壳肌痕大,长圆形,具一突起的长形主齿。珍珠母全家福规格等级
珍珠母商品不分等级。
质量评价
以片大、色白、酥松而不碎者为佳。
炮制用法
珍珠母将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敲成小于1cm的小块,筛去灰屑。煅珍珠母取珍珠母照明煅法(附录Ⅰ)煅至灰褐色,酥脆。
饮片性状
珍珠母本品为不规则形的块片,有的略向内卷曲。类白色至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外表面可见细密弧形纹理。内表面具珍珠样光泽。破碎面粗糙,显层纹。质坚硬。气微腥,味淡。煅珍珠母灰白色、灰黄色或银灰色,无珍珠样光泽,质松,略具焦臭。
各家论述
1.《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2.《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3.《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4.《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两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混淆品种
《中药大辞典》:珍珠母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珠珠贝或蚌科动物几种河蚌贝壳的珍珠层。《中华本草》:珍珠母为蚌科动物褐纹冠蚌、三角帆蚌或珍珠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的贝壳。
珍珠(药典)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中华本草》珍珠药材基源:为珍珠贝科动物合浦母贝、珠母贝、大珠母贝、长耳珠母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壳中外套膜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1.Pinctadamartensii(Dunker)[Pteriamartensii(Dunker)]2.Pinctadamargaritifera(Linnaeus)3.Pinctadamaxima(Jameson)4.Pinctadachemnitzi(Phuilippi)5.Hyriopsiscumingii(Lea)6.Cristariaplicata(Leach)7.Anodontawoodiana(Lea)
珍珠洗净,晾干。珍珠粉取净珍珠,碾细,照水飞法(通则)制成最细粉。甘、咸,寒。归心、肝经。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疮疡不敛,皮肤色斑。 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采收加工: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2月为多。从海中捞起珠蚌,剖取珍珠,洗净即可。人工养殖的无核珍珠,在接种后2-3年采收的珍珠质量较佳。采收的适宜时间为秋末,因河蚌分泌珍珠质主要在4-11月。采收后及时将珍珠置于饱和盐水中浸5-10min,洗去粘液,最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珍珠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棒形等,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色、浅蓝色等,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无臭,无味。优等品用火烧之有爆裂声。在紫外线灯下有浅蓝紫色或浅绦黄色萤光,外周呈半透明状。无臭,味微咸。以粒大、形圆、珠光闪耀、平滑细腻、断面有层纹者为佳。
各家论述
1.《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2.《药性论》:治眼中翳障自膜。亦能坠痰。3.《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黑麸豆疮入眼。4.《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5.《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6.《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7.《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8.《本经逢原》:缎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9.《海药本草》:“真珠不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脏腑。”《宝庆本草折衷》:“娠妇忌服。”《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示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10..《雷公炮炙论》:(真珠)须取新净者,以绢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各四两,细挫,又以牡蛎约重四、五斤已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令稳,然后着真珠于上,方下三药,笼之,以浆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满出之,用甘草汤淘净,于臼中捣细,以绢罗重重筛过,更研二万下用。
《纲目》:凡人药不用首饰及见尸气者,以人乳浸三日煮过,捣研。一法以绢袋盛入豆腐腹中煮一注香,云不伤珠也。
珍珠,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同时根据产出水域分为海水和淡水。养殖珍珠简称为珍珠,但英文名称仍为CULTUREDPEARL。依据国标GB/T《珠宝玉石名称》、GB/T《珠宝玉石鉴定》检测样品,进行鉴定和分类定名:根据生长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根据有无珠核,可划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根据是否附壳,可划分为游离型养殖珍珠和附壳型养殖珍珠
珍珠分级是根据珍珠的类别(海水、淡水),分别从颜色、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有核珍珠)等6个方面的质量因素进行评价。
颜色
珍珠的颜色分为白色、红色、黄色、黑色及其他5个系列,各系列包括多种体色。珍珠体色因种类而异,虽然白色是最经典的颜色,但是更多不同寻常的自然色,如黑色,金色等,由于稀有罕见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对某种色调的珍珠的追捧多少也会影响珍珠的价值,因此孔雀绿的大溪地黑珍珠,纯白底色带有粉红色的多彩伴色的珍珠以及无杂色纯正的金色价格一般会比较贵。5个系列,各系列包括多种体色。如:白色系列:纯白色、奶白色、银白色、瓷白色等;红色系列:粉红色、浅玫瑰色、淡紫红色等;黄色系列:浅黄色、米黄色、金黄色、橙黄色等;黑色系列:黑色、蓝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铁灰色等;其他:紫色、褐色、青色、蓝色、棕色、紫红色、绿黄色、浅蓝色、绿色、古铜色等。
珍珠可能有伴色,如白色、粉红色、玫瑰色、银白色或绿色等伴色。珍珠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晕彩强、晕彩明显、晕彩一般。颜色的描述:以体色描述为主,伴色和晕彩描述为辅。
大小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珍珠的直径范围从2毫米到16毫米不等,一般来说,珍珠越大,数量就越稀少,价格则也往往成倍增加。不同的品种大小不一,目前按平均值来看,南洋珍珠是最大的,价格也是最高昂的。正圆、圆、近圆形珍珠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养殖珍珠以最大尺寸乘最小尺寸表示,批量散珠可以用珍珠筛的孔径范围表示。测量珍珠大小(根据计算可得出珍珠圆度是正圆、圆或是近圆)
圆度级别
珍珠有八种基本形状:圆形、近乎圆形、钮扣形、水滴形、梨形、椭圆形、巴洛克和扁圆形。“珠圆玉润”,珍珠越圆越美,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审美习惯。大颗粒、精圆的珍珠,显现出如圆月的美感。配合光泽,则营造出朦胧的意境美。以珍珠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差的百分比≤1%为正圆标准,1%≤直径差比≤5%为圆的标准,在5%和10%之间的为近圆。一般情况下,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看出圆度来了。完美的圆形珍珠最为珍贵,不过也有例外,随着审美的不断个性化差异,成型良好的梨形、椭圆形或巴洛克养殖珍珠也被珍珠爱好者们视若珍宝。另外,由于还是海水珍珠是有核养殖,形状比较好定型,因此一般同等级圆度,海水珍珠圆度比淡水珍珠圆度好。
(上图为海水珍珠标准,要求比淡水更高)光泽级别
GIA认为,在决定珍珠价值的七个因素中,光泽最为重要。所谓“珠光宝气”,光泽是珍珠的灵魂。珍珠品种多样,光泽度也大不一。光泽赋予珍珠以其独特的美感。珍珠的光泽是由于光线射在有许多碳酸钙形成的珍珠层表面反射生成的。人面向光源,如窗户,门口等等,把珍珠放在自己的前面,而迎着光线看,好的珍珠可以看到发出七彩的虹光,层次丰富变幻,还可以看到如金属质感的球面,甚至可以映照出人的瞳孔,特别明亮的可列入A级,稍次之为B级。同等级光泽,海水珍珠光泽比淡水珍珠光泽亮丽
光洁度级别
GIA会对珍珠表面的瑕疵数量进行评估,以评判品质。如果珍珠的表面特征繁多或非常明显,则会影响其坚固性,并严重地降低其价值。如果表面特性不明显,或者极其细微且可以通过钻孔或镶嵌而掩饰,那么,它对珍珠的外观与价值的影响则较少。珍珠表面螺纹、斑、印、坑、点越少越优质,一般在0.5米远外看不到瑕疵为可以接受的标准。
珠层厚度级别
珠层厚度:从珠核外层到珍珠表面的垂直距离。光泽和珍珠层品质密切相关。另外,如果珍珠层很薄的话,珍珠的坚固性也会下降,时间久了珍珠可能就会出现脱皮的现象。目前检测珠层的方法有:X光照相法、OCT光学相干层析法、珠层厚度检测方法和直接测量法。
匹配GIA设置的这一项有些特殊,是专门针对包含两颗或多颗珍珠的珠宝。对于珍珠串和多颗珍珠组成的饰品,珍珠的匹配性(或混合)程度影响着价值。珠宝设计师有时故意混合颜色、形状和尺寸以形成独特效果,但对于大多数珍珠串、耳环或其他多颗珍珠制成的珠宝而言,珍珠应符合所有品质要素的要求。
珍珠的等级分类
按珍珠质量因素级别,用于装饰使用的珍珠划分为珠宝级珍珠和工艺品级珍珠两大等级。1.珠宝级珍珠质量因素最低级别要求光泽级别:中(C)。光洁度级别:最小尺寸在9mm(含9mm)以上的珍珠:瑕疵(D)。最小尺寸在9mm以下的珍珠:小瑕(C)。珠层厚度(有核珍珠):薄(D)
2.工艺品级珍珠达不到珠宝级珍珠要求的为工艺品级珍珠。
多粒珍珠饰品中珍珠分级包括总体质量因素级别确定和匹配性级别确定两项内容。a.确定饰品中各粒珍珠的单项质量因素级别;b.分别统计各单项质量因素同一级别珍珠的百分数;c.当某一质量因素某一级别以上的百分数不小于90%时,则该级别定为总体质量因素级别;
d.匹配性级别确定:(见下表)
如何看懂珍珠分级结果?1.珍珠分级结果各质量因素级别的英文代号表示珍珠分级结果应按形状、光泽、光洁度、珠层厚度(如果涉及)、匹配性(如果涉及)顺序连续表示例如:某件海水珍珠项链的质量因素级别的中文表示是:形状级别:圆A2光泽级别:极强A光洁度级别:无瑕A珠层厚度级别:中C匹配性级别:很好A质量因素级别的英文代号连续表示是:A2AACA
NGTC为珍珠进行分级出证瑕疵情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