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味中药谷精草谷精草

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

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

本品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花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1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质柔软。无臭,味淡。

除去杂质,切段。

置通风干燥处。

喉痹,齿风痛,诸疮疥,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谷精草的性味归经

辛甘,凉。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

②《日华子本草》:"凉。"

入肝、胃经。

《本草经疏》:"入足厥阴、阳明经。"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

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第1步《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第2步《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第3步祛风散热: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头痛昏胀,恶风发热,或鼻塞流涕,或齿痛,或目赤面红,口渴喜饮,便秘尿赤等,可配牛蒡子、荆芥、龙胆草等。

第4步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疾,症见白睛红赤灼热,眵多黏结,羞明流泪,眼涩难睁,或黑睛星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即结膜炎或点状角膜斑翳,配菊花、决明子、木贼、夏枯草。

第1步用于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常与白蒺藜、木贼草、密蒙花等配伍;如风热较甚,肝火偏旺,痛较剧烈,眼胞红肿难开者,可与荆芥穗、菊花、草决明、龙胆草等同用以加强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之功。

第2步用于风热头痛、鼻渊、牙痛龈肿及皮肤风疹瘙痒,常与蔓荆子、白芷、细辛同用,以祛风通络、止痛开窍。鼻渊,亦可与铜绿、消石研末吹鼻;牙龈肿痛,可用白面调敷痛处。

谷精草配伍应用

第1步配密蒙花:谷精草甘辛走行上焦,直达巅顶,善于疏散头部风热,而无寒凉遏抑之弊,其明目退翳之功优于菊花,长于治风热外袭、风重于热之目不明实证;密蒙花甘以补血、寒以清热,养血明目,专在治本,与谷精草之偏治风热不同,二者合用,标本同治,明目退翳。

第2步配防风:二药都可祛风,但谷精草善疏风热而明目退翳止痒,防风表散而化湿,同用有疏风明目止痒的功效,可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清,并能止风邪客于肌表的瘙痒。

第3步配龙胆草:谷精草散风热退翳,龙胆草清泄肝火,合用有疏风泄热退翳的功效,可用于肝火目赤、目生翳膜及头痛、齿痛。

第4步配石决明:二药都有清肝明目以退翳效能,相须为用,效果更好,可治翳障、目昏不明。

谷精草的副作用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①《本草述》:"忌铁。"

②《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谷精草的做法

荠菜谷精豆腐汤

材料:

荠菜克,豆腐(南)克,猪腿肉克,谷精草20克。

做法:

(1)水豆腐(南豆腐)用水漂洗。

(2)荠菜,谷精(药草)和猪腱(猪腿)用水洗净。

(3)荠菜切段。

(4)猪腱肉切厚件。

(5)加水于瓦煲内,煲至水滚,放入材料。

(6)用中火煲1、5小时。

(7)加入细盐调味,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

(1)此汤清热解毒、明目、利尿。日常用此汤佐膳,可以清热气,使小便畅顺,预防热,眼痛不适的症状出现。

(2)如患身体燥热、眼结膜炎、眼红、眼病、头痛、流鼻血、小便短少、排尿刺痛、小便带血,都可以用此汤作食疗。

(3)身体虚弱之人,不宜多饮用。

推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ly/7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