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前几天儿子吃枇杷,咬了一口,发现有一个虫眼。忽然我就想起了那个有点重口味的脑筋急转弯:水果吃了一半发现里面有几条虫子最可怕?答案是:半条!同样的在微生物检验领域,很多人也遇到过记录微生物计数结果时要不要写小数的问题。还有就是环境监测的标准中有cfu1的限值要求(图1),难道是默认小数的存在?
图1:版中国药典通则的保留修改痕迹版
1
看清CFU的本质,更好的抓住关键
讨论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原创
什么是CFU
如果微生物的计数结果经过了计算(平均值、单位体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等等),不可避免会产生小数。在《GB.2—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中,使用了四舍五入的修约规则,具体内容如下图2。
图2:GB.2—截图
但是在药品检测领域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规定。个人建议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性,保留1位小数结果更有利于比较并用于趋势分析。不然就记录原始结果,不要经过计算。
2
从药典变化中看到本质
版中国药典通则中引用了中国GMP的内容,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计算平均值就会遇到结果要不要小数的问题,还有就是如果沉降菌结果如果小于4小时要不要换算的问题。各种讨论在商业培训和论坛上屡见不鲜,说法并不统一而且并不实用。所以版中国药典通则中用上了如图1的修改,表面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同一个房间中各个取样点的测定值如何整合体现房间合不合格?难道还是计算平均值吗?也就是“面”的问题仍然存在。
取样点测定值有小于1的吗?直接不能生长不就行了吗?
还真是,不信就看图3欧洲GMP附录1的最新规定。
图3:EUGMP附录1无菌产品生产-版
简单粗暴的“不得生长”对生产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这个要求也适用在A级药品检测领域,那就彻底无法干下去了,会进入无休止的偏差调查之中。
3
更高级的玩法
有没有可以解决“面”的问题的方式呢?而且除了每次的结果,趋势我们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