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小孩子老是莫名的脸部抽动、努努嘴、眨眨眼,这是在做鬼脸、好玩吗?
其实还可能是生病了!
有一名7岁3个月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发现,从他6岁开始就很“喜欢”眨眼睛,父母问他是不是眼睛不舒服,得到否定答案后就未再重视,也未加管束。
谁知小男孩之后不但没改,还逐渐出现了频繁的耸肩、抽动、努嘴的状况。
孩子到了新学校后,身边同学都对他的异常表现很是奇怪,不断地问他,孩子自己却难以控制,父母也终于重视起来他的问题,医院检查,被诊断为。
一听这,孩子父母就是又迷茫又害怕,这是啥病?能不能治好啊?
最直观的就是这个病会有抽动的表现,就像小男孩的眨眼就是眼部肌肉在抽动,努嘴就是面肌抽动,耸肩是上肢肌肉的抽动。
在这个病症的早期,一般首发在面部,逐渐向上肢、躯体、下肢发展,呈现出反复、迅速、不规则、短暂的抽动,要是不加干预、症状加重了,更会有身体大面积的爆发性、不自主的抽动,每天少则十余次,多则数百次。
可不要觉得这简单的抽动影响不大,作为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如果治疗不佳,对孩子今后的行为、生活都有极大的伤害!
但是,该患儿在当时遵从医嘱服用西药治疗后,症状虽有好转,但病情还有反复,还出现了性情急躁的问题。
这长期服用西药也不是个办法,毕竟是神经类药物,孩子服药也害怕副作用,便想来尝试中药调理,也是希望能减小用药伤害。
在这可能有朋友会想:这多发性抽动症是神经性疾病,中医都没记载过,你怎么能治?
这个病名毕竟是现代医学取的,我总不能穿越到以前在医典上记上……
但是,传统中医典籍中却有对应的病症,我们将其归为等病症范畴。
《黄帝内经》中记载:“风盛则动”,这是对应自然现象的就很好理解,我就不重复囫囵话了,但放在人体里是啥意思?
这个“风”其实就是,也就是风邪的劲太大了,把形体吹的动摇、颤抖了,表现出来就是面部、上肢等多处肌肉的抽动。
而肝脏为风木之脏,再加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经典理论,这个吹得孩子肌肉抽动的邪风就与肝风内动密切相关!
再加上患儿来看诊时,性情急躁、舌质红、苔薄腻的问题,也反映了患儿体内肝风内动、生成火气、还有些痰瘀的问题。
那么在治疗时,我们就不需要考虑什么神经之类的问题,而是要围绕,压一压躁动的肝风,再清一清肝火、祛一祛燥痰。
处方:天麻、钩藤、僵蚕、栀子、郁金、远志、地龙、虎杖、浙贝母、蝉蜕、胆南星、黄芩,石决明。(组方、剂量皆需辨证开处,请勿随意用药。)
在连续用药两周后,患儿的症状已有明显减轻,便守方加减治疗,前后治疗近2月余后,患儿的症状基本消失。
针对此次处方,非常关键的两味药,就是蝉蜕和僵蚕,这是在诸多小儿疾病都能发挥很好疗效的,如外感发热、类百日咳综合征等。
就是因为蝉蜕、僵蚕这两味药入肝经,在平肝息风、化痰等方面都有很好作用,还能增强辨证处方的祛风、止抽动的效果,很适合治疗小儿抽动症。
这也证明了在诸多西医疗效欠佳、容易反复的疾病上,中医治疗是有不小的优势的,临床效果也很好,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孙医生也希望我们悠久的中医文化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共同创建健康生活,孩子都能无忧、无虑、无痛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