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睡眠障碍一例

经方治疗睡眠障碍一例

黄新凯指导老师:赖海标

黄女士,46岁。年3月30日因“睡眠差反复4年”就诊。患者长期睡眠差,表现为难以入睡,多梦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经常需服安眠药辅助睡眠。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子宫肌瘤病史。

初诊见患者神志清,精神疲倦,形体消瘦,口苦心烦,性情急躁,眠差,纳可,二便调,月经2-3个月才来一次,舌红苔白,脉细。

赖海标老师初诊后考虑阴虚夹热,治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为法,拟酸枣仁汤加制远志、石菖蒲、生龙骨、生地黄。就诊记录如下:

处方如下:

茯神15g制远志10g龙骨30g(先煎)

川芎5g石菖蒲10g知母10g

生地20g酸枣仁30g

七剂,1剂/日,水煎服。

服药七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入睡较前明显好转,口苦心烦、性情急躁减轻,但仍多梦。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生牡蛎、石决明。

二诊服药七剂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已不需服用安眠药,每晚能睡6个小时,多梦及心烦等症也明显减轻。

予二诊方药以巩固,无需再复诊。

跟师体会:

失眠可以说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困扰之一,患者深受其苦,往往造成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很多困扰,很多报道说失眠是抑郁症的前兆。《黄帝内经》称失眠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有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最早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本案例老师考虑患者阴虚夹热,热扰心神,致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是治疗虚烦失眠的经典方,可滋阴养血,清热除烦。本病考虑为肝血不足,阴虚内热,热扰心神而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血虚不能上荣清窍,故多伴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细乃血虚肝旺之征。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方中酸枣仁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神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酸枣仁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在经方基础上,加上制远志、石菖蒲、龙骨,远志味苦而温,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之佳品。石菖蒲辛温行散,苦温除痰湿,入心,则芳香以开窍;入胃,则芳香化湿以和中。远志、菖蒲伍用,名曰远志汤,《千金要方》加入龟板、龙骨,名云孔圣枕中丹。用于治疗心血虚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加入地黄,亦取其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之效。全方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赖海标按:

中医“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始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从左而起,女子以肝为先天也。”强调肝在女子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年女性,忧思操劳,肝血暗耗,致失眠者最为多见,因肝藏血,肝血不足则血燥生热,热扰心神则心烦不眠。失眠之人往往伴有眩晕,头痛,口燥,咽干,心悸,短气,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等阴虚肝热之症。选用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加用远志、石菖蒲开窍安神,石决明、生龙牡平肝潜阳,生地黄滋阴养血,凉血清热。肝体充则肝用和,血凉热退,血旺风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温馨提示: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pz/4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