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老痰不开化,还得上礞石滚痰丸

中医

干货

传承

发扬

Hello大家好,我是培根。

这里是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一起加油(?????)

◆治病必求其本,是辨证论治必须遵守的法则。当病人来就诊,许多症状展现在医生面前,何为本呢?是孤立地去分析主次,还是相联系地去看待各证,这个问题应具体分析,因人因病而异。但是人体内在的统一性是不可忽略的,笔者曾治袁翁之疾,患者年过六旬,平素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入冬以来喘息更重,遍服利肺化痰汤剂、丸剂,用后非但不效,反使痰涎增多。余诊时,见其头胀眩晕,咳嗽气短,胸痛发闷,夜不能卧,痰涎黏稠,吐痰成线不断,大便秘结,六七日一行,舌苔腻而平,脉弦有力。阅前医用方实发人深省,笔者按药物功能将所用药物分为3组:一为龙胆草、黄芩、生石决明、赭石、菊花、钩藤,可清热平肝治高血压头眩;二为桑叶、贝母、杏仁、麦冬、桑白皮,可润肺化痰治气管喘息诸症;三为厚朴、青皮、木香、瓜萎,可降逆气下行,为前两组药之辅。真可谓面面俱到之方,但连用若干剂毫无疗效。笔者追溯病源,知病人做豆腐出身,壮年即患咳嗽,此证年深日久,久在湿热蒸蕴之中,必有顽痰宿疾内结,痰涎成线不断即是明证。又见其胸闷咳嗽、大便秘结,显然系痰热化火之证,湿热上蒙于头,清阳被阻则头眩胸闷便秘,故知病之本实为痰涎作祟,非一人而有三歧之证。遂投以礞石滚痰丸每日两管。5日后再诊,患者诸症均见大效。如果不看各症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误为肝阳上亢,肺热痰阻,气逆不降三种病机作祟,其结果则用药不专。滋柔之品不足胜邪反增生痰之源,归根结底还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失于治本之弊病,医生应引以为戒。百病皆因痰作祟,又称痰生百病。先贤有训于前,后世有验于证。·END·

推荐阅读

白虎加青蒿汤,补中益气加青蒿汤,青蒿竟有如此这般神奇之用?

“操纵”失眠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北方医话》。本期编辑:培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内容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pz/5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