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
〖组成〗
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
水煎,分2-3次服。
〖功用〗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原文
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功。”
五运六气解
厥阴司天加主气厥阴,风木大盛,耳鸣头眩,甚则咳。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方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化裁。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小腹疼,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
病案
杨某,女49岁,年12月20日生人,职业:退休。年1月20日近一周患者自觉症状加重,遂于今日来诊。患者以“间断头晕3年,加重1周”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不适,当时血压/mmHg,未予以系统治疗,之后血压时有波动,头晕间断发作。现患者间断头晕,伴耳后胀闷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利。精神紧张,咽部如有异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纳食正常,睡眠差,入睡困难,二便正常。既往甲状腺结节病史。查体:体温36.4℃,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mmHg。神清,心肺(-),腹软,双下肢不肿。面红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溏薄,其余尚可。舌质暗红,苔黄,脉左寸结代、关滑数、尺沉。(先天体质分析:此患者为乙巳年终之气生人,通过运气学可推知其先天肺金、肾水、脾土不足,肝木、心火旺盛,由所应六气补充肾水由不足变为平衡。)
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甲状腺结节。
中医诊为眩晕,肝阳上亢证。
法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活血化瘀。
方以天麻钩藤饮合丹参饮加减。
药物组成:
5剂口服水煎取汁ml2次/日饭后30分钟,服用早晚分服。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肥甘厚味、烟酒、羊肉、狗肉。
针刺取穴如下:双侧风池、太阳、曲池、足三里、太冲、合谷,子午流注开穴取外关、足临泣。
手法:风池、太阳施以捻转泻法,曲池、太冲、合谷施以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施以提插捻转补法,外关、足临泣施以平补平泻法,针刺3日。
二诊:年2月1日。患者自述上述症状均明显好转,偶有头晕头痛。舌质暗,苔薄白微滑,脉左关滑。血压:/70mmHg。上方继用,去全瓜蒌。5剂口服,服法忌口同上。配合针灸,处方同上针刺3日后诸证皆除。嘱其坚持每日测量血压观察一周,平日尽量少食辛辣刺激之品。
按:上述病案中患者发病之时皆为癸巳年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加之下半年在泉亦为少阳相火,气候上本该寒冷的冬天变得比较暖和,疾病上易导致水火不济引起的诸证,加之患者先天心火亢盛,三火相加火炎于上,子病及母亦使肝阳上亢,《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可见面红目赤,头晕头痛等症。故法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为主而非用寒远寒之理。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