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科围手术期感染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

形成共识意见的专家组成员:

亢泽峰中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

褚利群中医院眼科

巢国俊中医院

冯俊中医院

接传红中医院

李杜军湖北省医院眼科

刘新泉上海中医院眼科

梁凤鸣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院眼科

医院眼科

秦虹中医院

邱礼新首都医科医院眼科

医院

宋剑涛中医院

唐犀麟广州中医院眼科

尹连荣中医院

岳医院眼科

喻京生湖南中医院眼科

吴烈中国医院眼科

岳医院眼科

医院

张丽霞中医院

张守康中医院

医院

周剑北医院眼科

周雅琪中医院

[摘要]随着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医院的眼科诊疗工作已逐步恢复,为在疫情防控基础上科学有序恢复眼科手术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的风险,故本文针对疫情期间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控措施进行规范。根据COVID-19的临床特点,遵循国家相关政策,依据分区、分类和差异化管理的原则,对眼科手术患者严格按照“三史”进行分类,以对COVID-19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排除患者按不同防控要求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同时对住院管理、围手术期管理和手术流程进行规范,并利用中医围手术期诊疗的优势缓解患者对COVID-19的恐惧情绪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对疫情期间围手术期感染防控措施形成以下专家建议,以供眼科同道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眼科;围手术期;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

随着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好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要求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号),结合《北京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第7版国家COVID-19诊疗方案指导下,按照北京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围手术期感染防控措施指引(试行)》的要求,依据分区、分类和差异化管理的原则,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分类、手术分级、住院管理、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和手术流程进行规范。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逐步科学有序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恢复眼科手术工作,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有效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大限度降低院感风险,针对围手术期感染防控措施形成以下专家意见,仅供眼科同道参考。

1患者分类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风险评估,所有手术患者均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对拟手术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史、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史及肺部影像异常史(简称“三史”)进行COVID-19排查,将患者分为3类:(1)A类患者疑似或确诊COVID-19的患者,病情不允许转院的或无法及时完成排查的患者;(2)B类患者基本排除COVID-19,但有三史之一的患者或既往曾经患过COVID-19已愈超过四周的患者;(3)C类患者已明确排除COVID-19疑似或确诊患者。

2手术分级

疫情期间建议将眼科手术分为Ⅰ类急诊手术、Ⅱ类择期手术和Ⅲ类限期手术。眼科手术多为择期手术及限期手术,术前大多都能完成COVID-19的排查,所以C类患者最多。但需行急诊手术的A类或B类患者,建议这两类患者的手医院医院开展,无合格防医院医院仅开展C类患者的手术。

3住院管理

入院患者需完成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胸部CT检查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安排住院;病区设立缓冲病区或应急隔离病房;采取“隔床”或一间单人等方式收治患者;严格住院探视和陪护管理,鼓励采用视频探视,采取“一人固定陪同”原则;如无特殊,患者及陪同人员均不得随意离院;执行患者及陪同人员检测体温和报告制度,每日定时由病区医生及护士向医务处汇报体温异常患者情况。

4围手术期管理

4.1手术前管理

4.1.1门诊就诊及流行病史调查由于COVID-19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和多样化特点,流行病学史的调查对于发现疑似甚至确诊患者至关重要。对于每例患者,都应询问流行病学史,重点问询患者本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近14d是否有疫区旅居停留史,尤其要重视对消化道症状的询问。

4.1.2眼部检查除疑似患者全身症候外,还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pz/6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