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2

1、走路快,脸深红色,双手发红色,双耳垂肥大,耳背降压沟处血管网状。

2、双手阳溪穴有明显压痛感。

高血压临床治疗思路归纳

一、临床治疗高血压要点提示

1、“升降废,则神机化灭。”“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通,是治病和养生的最高境界。故,百病惟求是一通。气机气血调和了,痰浊气火平顺了,血压自然就慢慢恢复正常了。

2、凡高血压病,吃药无法控制,医院排除肾病发生,不要老在降压药上打转圈。

二、经方治疗思路选择

●高血压者,芍药甘草汤加,玉竹,牡蛎治疗。

●高血压脸呈深红色,口唇也色暗血瘀,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疗,即降压又祛瘀,临床用之效果理想。病人不难受,可以不用服西药高血压药。(胡希恕)。

●高血压用大柴胡汤效果十分理想。体质壮实,若出现烦燥不安可合三黄汤治疗。

●烦躁、头痛、便秘或大便黏臭者,或高血压、出血倾向,或牙周脓肿、牙痛,葛根芩连汤加制大黄治之。

●真武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加重镇药,以期潜镇降压,如,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代赭石、珍珠母。再配下行牛膝,可助重镇潜降,相得益彰。若方中加上苦寒(如龙胆草)之药,会伤胃,这就乱了方阵,会弄巧成拙。

通常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所致。治疗多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为法。临床上用温降高血压,是对“肾阳不足,水气上凌”的病机,温阳利水,使失调的阴阳得以平衡,血压自然恢复正常。这种病比较少见,但若遇到这种病例,只有温降才能有效。临床辨证待征:浑身性虚寒,或兼有眩晕,浮肿,便溏,脉虚弱,舌质清淡,舌苔白滑。

●凡高血压、低血压,常见眩晕、浮肿等,服用真武汤有效。

●体格壮实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落枕,复方中加黄连,黄芩治之。也可用葛根汤加龙骨,牡蛎治之。

●高血压、烦躁而心下痞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泻心汤效果好。

●防己黄芪汤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脑血管疾病。

●慢性血栓栓塞性的肺动脉高血压疾病,一动就气喘,甚至还要晕厥,死亡率非常高。医

穷技时。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治疗,能使病情稳定。

●体质差之人患有高血压者,服用四逆汤能使高血压降低,由于元气不足,鼓动无力,才能使血压升高。

三、时方治疗思路选择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调整人体机能的重要方剂,尤其是对调整血压忽高忽低者有效。不但对发作性头痛,食后思睡之低血压有效。对肠胃虚弱头痛,体倦之高血压也有效。

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内耳眩晕综合征、神经衰弱、贫血等均可用之。

●对血脉不通引起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丹参,穿破石治之效果理想。

●天麻钩藤饮加益母草60克,穿破石克,丹参30克,3剂,血压就降下来了。

●天麻钩藤饮,最适宜老年人低血压低(舒张压),而高血压高的高血压(收缩压),老年人气虚者,可选加,太子参,黄芪效果更佳。

●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三叉神经痛。

●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对易惊,有恐惧感,恐高,晕车,白衣性高血压效果好。

●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者,温胆汤加黄芪30克以上治之。(邓铁涛)。

四、经验方治疗思路选择

已故名老中医学药家章次公治学严谨,崇尚实际。曾说,“若铃医有一方之效足述,则亦位与仲景同等,当以科学尺度衡量之。”

1、木贼量大降压作用理想。

2、大蓟水煎服,有降压作用。

3、用桑白皮30克,水煎熬服治疗高血压。

4、充蔚子30克,川牛夕10克入复方中,治疗高血压捷效。

5、小蓟有较强持久的降压作用,还可降低血胆固醇。《中药学讲义》。

6、穿破石,丹参,豨莶草。对低压不高,而高压高的患者效果好,属于痰湿瘀血阻滞的。

玉米须可以代替豨莶草。

7、高血压,复方加桑寄生。《中药学讲义》云:桑寄生有降压利尿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效。《中国药植物图鉴》又云:桑寄生为强壮药,安胎药,并有消肿,催乳作用。用于腰膝部神经痛,高血压,血管硬化性四肢麻木,对于怀孕之腰痛最有效。

8、食疗,核桃仁一枚平分,在两枚鸡蛋一头打一孔,分别塞入核桃仁,煮熟一日服完,此方法长期服用有效。

9、高血压,用胶布缠紧8~10根牙签,磨尖,在双手腕阳溪穴频繁刺激,坚持日久有降

压及稳定血压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pz/8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