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百科你知道如何正确煎煮中药吗

中药与西药不同,服用前大多需要先煎煮,煎煮步骤、操作是否适当对药效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煎煮中药时,要注意药材的质地,也要注意煎煮中药的器皿是否合适。怎样才能正确煎煮中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煎煮中药注意这些细节1药罐一定要洗净

煎煮中药时,药汁因水分蒸发而浓缩,药罐底部及周围常积有一层药垢。如果药罐中煎煮的药物经常变更,而不及时将积存的药垢擦去,投放新的药物煎煮时,药垢就会溶解,干扰、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特别是如果曾经煎煮过毒性强烈的药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药,还可能引起中毒。

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药后不及时擦洗干净,药罐底部的药垢越积越厚,在重新煎药时容易煎焦,丧失药效。

2是否加盖随药应变

一般来说,为了使中药煎透,最好是盖着煎。特别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如薄荷、藿香、紫苏叶等,且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某些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枸杞之类,也要盖着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释出。

有些中草药重量轻、体积大,如金钱草、夏枯草、白通草、丝瓜络、包谷须等,则不宜加盖煎煮,否则往往溢出罐外。可开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

3要“煎透”、“榨干”

“煎透”,就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释出,这是煎药的基本要求。质地坚韧、一时难以释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只有通过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药汁浓厚,充分发挥药效。质地疏松及性味轻薄芳香的药物,不需煎煮太长的时间;但质轻体大的草药,则应经常搅拌,才便于将药煎透。

4要注意先煎后下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5掌握好火候是关键

中医有“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之分,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对质地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如花、茎、叶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钟即可。对质重、具有沉降、滋补类药,如根、块、矿物质等,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煎约5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药液之中。

某些中药只有经过小火慢煎才能降低或解除其毒性,如乌头等,而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要用大火快煎,否则会使有效成分损失过多,或改变其药性。

编辑:小雅

本文内容经和雅健康谭赛辉医生审核

赞赏

长按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tp/1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