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菊花,中药名,为菊科,属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药材性状
1、亳菊:头状花序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先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2、滁菊: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3、贡菊: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4、杭菊: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5、怀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多数为舌状花,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9g。
主治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
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
4、疮痈肿毒: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
5、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属于风热表证者,传染性红斑症、手足及口病、回归热等见有风热表证者,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脑病变、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者,接触性皮肤炎及其他湿疹,痈及疖等属于风热袭表者。
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与镇静药、麻醉药、降压药同用时不宜剂量过大。
临床应用
1、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2、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4、治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
药膳食疗
1、枸杞菊花茶:
(1)功效:益肝滋肾、熄火明目。用于肝肾不足,风阳上扰的下虚上实证症见头晕、目眩、干涩、视物模糊、口干不欲饮、白内障等患者。
(2)原材料:白菊花10g,枸杞子15g。
(3)做法:将上述2味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15分钟即可。
(4)用法:代茶频饮。
2、菊花粥:
(1)功效:菊花提取物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的作用。枇杷叶中的苦杏仁苷具有镇咳作用,皂苷有祛热作用。此外,还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全方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温初起,症见微热、咳嗽、口微渴、脉浮数者。
(2)原材料:菊花10g,大米g,白糖适量。
(3)做法:将菊花先煎、去渣,取上清液。加入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4)用法:温服,每日1-2次,脾虚便溏者忌服。
3、调元杞菊酒:
(1)功效:方剂中的巴戟天味辛、甘,微温,归肾、肝经。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该药酒可补元气、温肝阳、益精血适用于肝阳不足、元气亏虚所致的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等。
(2)原材料:菊花50g,枸杞子50g,巴戟天30g,肉苁蓉30g,白酒0ml。
(3)做法:将上药捣为粗末置于干净瓶中,注入白酒,加盖密封,放置阴凉干燥处。经10日后即可饮用。
(4)用法:每日早、晚各温饮10-15m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