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白癜风费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73005.html龙胆,中药名。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manshuricaKitag.、龙胆G.scabraBge.、三花龙胆G.trifloraPall或坚龙胆G.rigescens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功能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本品苦寒,清热燥湿之中,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
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苦本品苦寒沉降,善泻肝胆实火。
3、惊风抽搐:取本品清泻肝胆实火之功。
4、西医诊为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黄疸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泌尿系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属于湿热下注者,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急性结膜炎、沙眼、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肝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6g。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三叶苷、苦龙苷、苦樟苷、龙胆黄碱、龙胆碱、秦艽乙素、秦艽丙素、龙胆三糖、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龙胆水浸剂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龙胆苦苷有抗炎、保肝及抗疟原虫作用;龙胆碱有镇静、肌松作用,大剂量龙胆碱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减缓心率;龙胆有抑制抗体生成及健胃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2、《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因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
临床应用
1、治湿热黄疸,可配苦参用,如苦参丸(《杂病源流犀烛》),或配栀子、大黄、白茅根等药用,如龙胆散(《圣惠方》);若治湿热下注,阴肿阴痒、湿疼瘙痒、带下黄臭,常配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2、治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多配柴胡、黄芩、栀子等药用,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3、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之髙热惊风抽搐,常配牛黄、青黛、黄连等药用,如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或配黄柏、大黄、芦荟等药用,如当归芦荟丸(《宣明论方》)。
相关配伍
1、龙胆配茵陈:龙胆燥湿清热,泻肝火而利胆;茵陈燥湿利胆而退黄,兼有利尿作用。二药配用,共奏清热利湿、舒肝利胆之功。适用于湿热郁结之黄疸。
2、龙胆配石决明:龙胆苦寒,入肝胆经,气味厚重而沉下,能导热下行,为降泻肝胆实火之要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归肝经,为清肝平肝潜阳息风之要药。二药相须为用,平肝阳、清肝火之力大增。适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目赤肿痛,肝经火盛、热盛动风之惊风、手足抽搐。
鉴别用药
1、黄芩、黄连、黄柏、龙胆:四者均苦寒而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皆可治湿热、火毒引起的多种病证,如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热毒痈肿、目赤肿痛、血热吐衄及其他诸脏腑火热证。不同的是:黄芩善清上焦湿热而泄肺火,肺热咳喘多用之;又能止血、安胎,用于血热吐衄、胎热胎动不安。黄连大苦大寒,为治湿热郁火之主药,善清中焦湿热,泻心胃实火,并善解热毒,尤多用于肠胃湿热、泻痢呕吐、热病神昏、心烦不眠、胃热烦渴、消谷善饥等。黄柏苦寒沉降,善除下焦湿热,并长于清肾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淋浊带下、湿疹疮毒,以及阴虚阳亢之骨蒸潮热等。龙胆主归肝胆二经,能清下焦湿热,尤善泻肝胆实火,凡下焦湿热之湿疹疱毒、带下淋浊、阴肿阴痒、黄疸尿赤等,以及肝胆实火之目赤头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均可用之,亦治肝热动风之惊厥抽搐。
2、夏枯草与龙胆草:两者均苦寒,归肝胆经,功能清泻肝胆火,兼降血压,皆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耳聋目赤、胁痛口苦及高血压病。然夏枯草属清热泻火药,清肝火力虽不及龙胆草,但兼益肝血,除宜用于肝火上炎轻证外,又治肝阴不足之目珠夜痛,又能散郁结、降血压,治瘰疬、瘿瘤及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龙胆草大苦大寒,兼人膀胱经,性主沉降而清泄力甚强,肝火上炎重证每用,又治高热惊厥抽搐;还善走下焦而清热燥湿,治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尿赤及淋痛等。
相关药品
黄连羊肝丸、耳聋丸、金龙舒胆颗粒、茵胆平肝胶囊、泻肝安神丸。
相关方剂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来源: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