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妇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妇科概述

年,中医妇科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大潮下,继续发挥中医妇科优势特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流派研究、名医经验传承、常见妇科病、疑难病的中医药研究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兰州召开,就中医妇科学医、教、研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中医妇科流派研究与名家经验

曹蕾等介绍了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发展源流与学术特色。岭南罗氏妇科源于清末广府地区,至今已传承百年,以中医生殖轴为诊治核心,首重望诊,善用南药。同时,岭南罗氏妇科流派重视医、教、研协同发展,在科研创新、学科教育、专科建均衡发展。

罗颂平从学科文化视角介绍了岭南妇科学科与流派团队建设经验,提出学科文化是植根于学科的学术文化核心,是学科团队奉行的学术精神与行为准则,是中医学科与中医流派的基因。学科带头人要引领学科文化,以学术精神与学科知识体系培育团队,增强凝聚力,提升学术内涵,传播学科文化,促进学科与流派的持续发展。

马景等介绍了何氏妇科流派治疗妊娠病经验。浙江何氏妇科流派始于晚清,传承五代,擅长治疗妊娠病。传承至今,逐渐完善安胎理论,主张“能中不西、衷中参西”,创立了凉血清肝以止呕安胎的“定呕饮”(煅石决明、当归身、白芍药、桑叶、黄芩、苏梗等)、补肾健脾安胎的“何氏安胎饮”(菟丝子、杜仲、桑寄生、旱莲草、党参、白术等),并总结出“何氏安胎八法”作为何氏女科妊娠病理论奠基。至四代传人新增肾虚血瘀型妊娠病,治疗以补肾培本为主,理气化瘀为辅,五代传人中西并重,注重孕前病因筛查及调养。

张凯文等根据中医古籍文献,梳理了沈氏女科活血止痛药分级应用的医学史源流,讨论了沈氏女科运用活血止痛药“识别-定级-调整”的思维步骤,辨析了沈氏女科处方加减药物的思路。沈氏女科将活血止痛药划分为行气活血、活血化瘀、化瘀剔络3个级别,将瘀血疼痛的诊治划分为药证识别、级别确定以及调整处理3个步骤。

郭倩等介绍了夏桂成教授心肾观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夏老认为心-肾-子宫轴在女性内分泌调节、月经来潮及其周期性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心肾不交本质是因于心肾之间阴阳、水火的动态平衡失调,提出以调治心肾为主的妇科心肾观。

王阳等介绍了国医大师柴嵩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治思路。柴老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阳证、热症、实证”,其基本病机为湿热毒邪侵袭冲任血海,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分时论治、分年龄论治、辨证论治等论治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辨为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以“解毒热、化湿浊、祛瘀滞、散结聚”为遣方用药原则。

中医周期疗法的应用与研究

廖绍青等将93例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47例采用人工周期疗法,中医组46例给予中医周期疗法,即经后期以左归饮合二至丸加减(浮小麦、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经间期在前方加活血行气药(丹参、赤芍药、柴胡、香附等),经前期以寿胎二至方加减,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显示,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高温相评分(HPS)及黄体中期孕酮(P)值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中医组优于西医组(均P<0.05)。

宋卫玲等将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在腹腔镜术后给予地屈孕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周期治疗,疗程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IL-8及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容积及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成功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

梁齐桁等阐述中医周期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虚实夹杂,需根据周期气血阴阳变化实施不同程度的活血化瘀、行气消癥法配合滋肾养血、益气扶正,较单纯活血化瘀消癥在缓解症状、调经助孕上更加有疗效。

中医药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应用

孙秀英等收集DOR行IVF微刺激方案助孕患者例,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比较不同证候之间IVF妊娠结局差异。结果显示,DOR患者常见中医证候为肝郁证、肾阴证、血瘀证、肾阳虚证、脾虚证、痰湿证;与20~35岁患者比较,36~45岁患者肾阴虚证、血瘀证和肾阳虚证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DOR患者复合证候以肾虚肝郁、肾虚血瘀、肝郁血瘀最多见,与20~35岁患者比较,41~45岁患者肾虚血瘀证、肝郁血瘀和肾虚肝郁血瘀的比例显著增加(P<0.01);年龄在36岁以上患者,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肝郁证患者(P<0.05)。表明肾虚肝郁证是DOR患者最多见的中医证候,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虚证患者临床妊娠率低于肝郁证患者,总体虚证患者临床妊娠率要低于实证患者。

吴海萃等观察六味地黄颗粒对肾阴虚高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VF-ET结局及卵巢颗粒细胞PI3K、PAkt和FoxO3a的影响,治疗组在IVF-ET前接受六味地黄颗粒,安慰剂组则接受安慰剂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成胚率、临床妊娠率提高,肾阴虚证候积分差值明显增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FoxO3amRNA表达明显下降,颗粒细胞I3K、PAktmRNA表达明显上升(均P<0.05)。

杜玉梅等将行IVF-ET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肌注黄体酮基础上加用补肾宣郁安胎方(炒党参、炒白术、山药、白茯苓、熟地黄、山萸肉等)内服,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术后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持续妊娠血清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二聚体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卫爱武等将IVF中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定坤丹(柴胡、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党参等)联合微刺激方案,对照组采用微刺激方案。结果,治疗组HCG日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C型内膜及Gn总使用量、Gn用药天数、周期取消率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治疗组脾肾两虚兼肝郁证候明显改善(均P<0.05)。

竺卫达等将准备行IVF-ET的DOR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氏养卵方(鹿角片、黄芪、菟丝子、巴戟天、党参、白术、肉苁蓉等)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氢表雄酮(DHEA)口服,治疗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FSH/LH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MH、AFC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IVF-ET周期中,观察组的Gn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胚胎总数和优质胚胎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观察组的成熟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洪艳丽等将行IVF-ET助孕的高龄PO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A组予以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B组予以益经汤(党参、白术、山药、生酸枣仁、白芍药、当归等)预处理联合PPOS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B组用药后较用药前FSH显著降低(P<0.05),AMH、AFC显著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MⅡ卵数、2PN数、优胚数(率)均显著升高(P<0.05);B组卵泡液中MDA、SOD、GSH-Px水平,颗粒细胞CYP17、CYP19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5)。

王肖将行冷冻胚胎移植(FET方案)的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例采用FET方案,干预组例于移植第1d起同时加服着床汤,1剂/d,连服12d。结果,干预组患者高龄临床妊娠率、多周期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临床妊娠率、卵裂期胚胎临床妊娠率、囊胚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王飞虹等将进入IVF-ET周期符合POR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拮抗剂方案,治疗组采用滋阴补阳方序贯联合拮抗剂方案治疗,即从月经周期第4d服用滋阴方(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淮山药等),B超监测排卵后换成补阳方(巴戟天、续断、补骨脂、淫羊藿、党参、淮山药等组成),直至月经来潮停药。结果,治疗组获卵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

(撰稿:余庆英邓咏诗纪淑玲陈漫双审阅:罗颂平)

编委简介

罗颂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担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广州中医院妇儿生殖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兼妇科分会名誉主委、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副主委,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中医药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围产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中医药年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其前身为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办的《中医年鉴》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至今已连续编撰出版37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将《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卷和学术卷两部分,行政卷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承办,学术卷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以下简称《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中医药学术成就和学术进展的综合性、前沿性、权威性、史料性工具书,也是一部属于国家历史档案性质的工具书。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tp/8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