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将“肝”明确定义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春天阳气升发,既充满希望,也容易出现一些病症:
1、春气内应于肝,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干扰神明,易致失眠;
2、肝气旺盛也使人情绪高亢,易出现烦躁、易怒;
3、原有躁狂症患者易出现激愤、骚动、暴怒等状态;高血压患者易见头晕;
4、阴虚火旺之人易见病情反复;老年人肾根不固,若阳气升发太过,易致阳脱。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节奏过快,肝气郁结,郁结久了之后容易化火。因此,血压升高、乳腺胀痛、月经失调、失眠等是因为肝火引起的不适,在春季尤为常见。
除了常见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外,春季养生还要注意健脾祛湿,舒肝降火。春季容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而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干扰而得病。
中医讲,肝主疏泄,百病从肝治。春天肝主时,因此,春天是治疗各种与肝主疏泄相关的病症的最佳时间。
春天木旺,由肝主时。平素肝旺之人逢春最需重视养肝,需心情舒畅,少发脾气,以顺肝气之升发。春天过怒,最伤肝气。
或肝火上浮而为头晕、耳鸣;或肝气横逆而为脾痛、纳差。肝主疏泄,为气血食湿代谢之动力,肝郁而失疏泄,初则湿聚成痰化饮,久则周身气血失调,痰饮血瘀化成症瘕积聚,故治此首在疏肝。
那么,春季如何调养肝脏?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春季养肝脏的中药,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一下,可以转给药店的小伙伴哦~
疏肝解郁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疏肝解郁即是养肝。
1、柴胡
擅长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中医在遇到患者肝郁气滞导致的胁痛口苦、心情抑郁时,常用到柴胡这味药。如经典名方小柴胡汤、逍遥散、四逆散均以柴胡作为君药。
此外柴胡还有解表退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表证发热,配伍防风、生姜治疗风寒感冒,如正柴胡饮。
柴胡还能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如补中益气汤。
2、香附
主入肝经,善散肝气之郁结,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本草纲目》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如越鞠丸治疗六郁所致的脘腹痞满胀痛、呕吐吞酸,其君药即是香附。
还可用于肝气不舒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如香附归芎汤。
养血补肝肝为贮藏血液的脏器,有“血海”之称。若人体血液不足,则濡养肝脏的机能减退。
1、白芍
长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可用于肝血亏虚导致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配伍熟地、当归、川芎组成四物汤。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治疗阴血亏虚筋脉失养引起的手足挛急作痛,如芍药甘草汤。
2、当归
为补血之圣药,善于治疗血虚诸证。
如治疗气血两虚的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中,当归配伍黄芪或人参养血补气。此外当归还有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疗血虚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配伍桂枝、生姜等,补血活血,散寒止痛,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平肝潜阳肝为刚脏,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肝气升发太过,会造成肝阳上亢,则产生一系列疾病。
1、天麻
味甘性平,归肝经。
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擅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息风,故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配伍半夏、陈皮等,治疗风痰上扰、痰多胸闷,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还能祛风通络,用于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2、石决明
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与白芍、生地黄等同用,治疗邪热灼阴所致的筋脉拘急、手足蠕动等,如阿胶鸡子黄汤。石决明又能清肝火而明目退翳,治疗目生翳瘴,青光眼,雀盲等。
滋阴柔肝肝阴具有柔和、凉润的作用,与肝阳相协调,形成阴阳平衡。如果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盛而升发太过。
1、枸杞子
味甘性平,滋补肝肾之阴,为平补肝肾阴阳之品。
治疗阴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失眠多梦等早衰症。
枸杞子还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肝肾阴虚之视物模糊、青盲雀目,如杞菊地黄丸。
2、菟丝子
辛以润燥,甘以补虚,平补阴阳,补而兼固。
配伍熟地、车前子等药,治疗肝肾不足、目暗不明,如驻景丸。本品还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如五子衍宗丸可以治疗阳痿遗精。菟丝子还能补肝肾安胎,用于胎元不顾、滑胎,如寿胎丸。
暖肝散寒若人体受到外界寒邪直中肝经或肝阳虚衰,造成寒滞肝脉,则会出现一派虚寒的表现。
1、吴茱萸
主入肝经,长于散肝经之寒邪,为治肝寒诸痛之要药。
用于肝寒导致的巅顶疼痛、干呕吐涎沫,如吴茱萸汤。配伍桂枝、当归等药组成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吴茱萸还可以助阳止泻,如治疗五更泄泻之四神丸。
2、小茴香
味辛性温,暖肝温肾,散寒止痛。
配伍乌药、青皮等药,治疗寒疝腹痛,如天台乌药散。同时还可将小茴香炒热,布包敷于腹部,用于少腹冷痛或痛经。
本品还能理气和胃,治疗中焦虚寒气滞之脘腹胀痛。
清肝泻火如果人体感受外界温热之邪或肝气上逆太过,导致肝火上炎,则对于人体是不利的。
1、龙胆草
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善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
配伍柴胡、黄芩等药,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口苦胁痛,如龙胆泻肝汤。还可用于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风抽搐,如当归龙荟丸。但使用时须注意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
2、决明子
主入肝经,长于清肝明目。
用于肝热目赤肿痛,配伍黄芩、木贼等药,如决明子散。还可治疗风热上犯之头痛,面热目赤等。决明子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治疗肠燥便秘。
当然,想要肝脏健康,还需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定期进行体育运动、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除此外,如果原本有肝病家族史、年龄在50岁以上,定期进行肝脏健康筛查也很有必要,这是发现肝脏疾病的最佳方式。
超全中药知识学习??????
中药大全药店常见条中药主治病症、配伍禁忌、相关药品、药膳食疗等中药详情??????1.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