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儿科中医叶冬兰。
前几天休息出门闲逛了一圈,结果发现如今在各大药房门口,到处都是满减活动,买药还送鸡蛋,这可真是够讽刺的!现在患上抽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到处找医生看病,花了大把的钱,可孩子的病情还是反反复复。
为什么会这样呢?
激素药的副作用就是最大的毒,让人昏昏欲睡、浑身无力、头晕,甚至有的孩子变得呆呆的、胖胖的。
来我这里看病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说,也想给孩子把药停了,可停了药抽动就又复发了,而且还更严重,没办法只能增加药量……难道这个病真的就治不好吗?还是有些人的良心被钱给遮住了?
讲一个门诊的例子吧。有个男孩,8岁了,抽动已经有两年多。主要的表现有:眨眼睛、耸肩膀、努嘴巴、摇头等等,还容易自己生闷气,大便干得解不出来,睡觉也不好。两个月前在小区里被一条大狗吓到了,症状就变得更严重了,这次家长想来试试中医。
除了抽动的问题,还伴有其他一些状况:1、孩子很容易紧张焦虑,动不动就烦躁发火,心情总是不好2、脸红,舌红,舌苔黄3、嘴巴干、嘴里苦4、晚上睡觉不安稳,老是翻来翻去5、大便干得像石头辩证:肝郁化火、肝风内动。治则:疏肝泻火,熄风止痉、养心安神。
:柴胡,白芍,黄芩,栀子,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茯神,酸枣仁,柏子仁,龙胆草,大黄(后下),生地黄,蝉蜕,甘草。
: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敛阴;黄芩、栀子、龙胆草清热泻火;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茯神、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大黄泻下通便,导热下行;生地黄滋阴清热;蝉蜕息风止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泻火,熄风止痉、养心安神之效。
那结果怎么样呢?二诊,眨眼睛、努嘴巴的情况明显少了,大便也通顺了,不过情绪还是容易紧张,一紧张症状就会加重,就在原来的药方上加了两味药接着吃。三诊,抽动的情况都减轻了,孩子的情绪也好转了,发脾气的次数也少了。
孩子妈妈最后一次带着孩子来的时候,说原来给孩子治病不用花那么多钱,也不用到处跑。
截止四诊时,抽动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再服用中药健脾养胃调养体质一个月,诸症全消。随访一年,并未复发。
为什么是这样治的呢?咱们中医认为,肝主要负责疏泄,当孩子出现焦虑、抑郁这样的情绪时,就得考虑是不是肝的疏泄功能出问题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肝气郁结,把阴液都消耗掉了,所以孩子就会有口干口苦、便秘这些症状。长期的郁闷化成了火,肝火向上扰乱了头脑,就会引起抽动的症状;同时,肝火太旺还会影响心神,导致心神不安定,孩子就会情绪急躁、睡不好觉。所以对于这个孩子,主要的调理办法就是——疏肝泻火,熄风止痉。
药方里用到了一个关键的成分,大家都见过——蝉蜕。
也就是夏天树上常见的知了皮,它有平肝熄风止痉、清热、定惊安神、利咽开音的作用,对于抽动症孩子眨眼睛、努嘴巴、耸肩膀还有清嗓子这些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