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药611

中药一

1、题干: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法()

A、按物态分类B、按给药途径分类C、综合分类法D、按分散系统分类E、按制法分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根据药物在溶剂中的分散特性,分为:(1)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3)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4)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2、题干:《中国药典》中因为含有马兜铃酸而被取消的中药材是()

A、细辛B、粉防己C、广防己D、木香E、川防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该题针对“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知识点进行考核。广防己含马兜铃酸,具有肾脏毒性,《中国药典》中药用标准已取消。

3、题干: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个种以上的中药是()

A、珍珠B、川贝母C、青黛D、葶苈子E、杜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不少来源于同属2个、3个、4个、5个,甚至6个种(如柴胡、大黄、甘草、秦艽、川贝母、石决明),来源于同科不同属的中药如葶苈子,不同科的如青黛、珍珠等。

A.0.%~0.15%B.0.%~0.17%C.0.17%~0.50%D.0.78%~0.82%E.1.20%~2.20%

4、题干:《中国药典》规定川乌药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的总量应为()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毒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规定川乌药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的总量应为0.%~0.17%。

A.0.%~0.15%B.0.%~0.17%C.0.17%~0.50%D.0.78%~0.82%E.1.20%~2.20%

5、题干:《中国药典》规定,马钱子粉含士的宁应为()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有毒中药药材加工成饮片后,毒性成分减少,如《中国药典》规定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总量在川乌药材中应为0.%~0.17%,在制川乌饮片中不得过0.%;士的宁在马钱子药材中应为1.20%~2.20%,在马钱子粉中应为0.78%~0.82%。

中药二

1、题干:麻黄的归经()

A、肺、肝B、肺、心包C、肺、脾D、肺、小肠E、肺、膀胱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解表药归经大方向都是肺、膀胱经。故本题选E。

2、题干: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A、连翘B、薄荷C、紫花地丁D、蒲公英E、半边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在备选答案中,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和半边莲均能清热解毒,薄荷有疏散风热之功,而无清热解毒之效。只有连翘既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又能疏散上焦风热,常用治风热外感和温病初起。本题选A。清热解毒药中,只有银花和连翘有疏散风热的功效。

A.千金子B.芫花C.甘遂D.大黄E.巴豆

3、题干:功效兼有破血消癥的药物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泻下药。千金子的功效:泻水逐饮,破血消癥。

A.千金子B.芫花C.甘遂D.大黄E.巴豆

4、题干:功效兼有解毒止血的药物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泻下药。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5、题干:麻黄的性味()

A、温B、微苦C、甘D、微温E、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BE

解析:麻黄辛温发散、微苦略降,善散风寒、宣肺而平喘。

中药综

1、题干:针对虚寒证,可以采取的治法有()

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双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D

解析: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阴中求阳是指补阳的时候配伍适当补阴药,使阳得到阴的帮助生化无穷。

2、题干: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著作是()

A、《千金翼方》B、《金匮要略方论》C、《灵枢》D、《伤寒论》E、《温疫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古典文献的知识点。《灵枢经》,又称《黄帝内经灵枢》,简称《灵枢》为后世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其详于经络脆穴针灸刺法,故又有《针经》之称。

3、题干: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阴病治阳B、损其有余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热者寒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知识点。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4、题干:下面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

A、两眼灵活B、颧红如妆C、神志清楚D、语言清晰E、反应敏捷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诊中望诊的知识点。B为假神的表现。

5、题干:导致面色发黄的病证是()

A、虚证B、热证C、抑郁证D、血瘀证E、气滞血瘀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诊中望诊的知识点。黄色主虚证、湿证。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故脾失健运,而气血不充,或水湿不化者,面即常见黄色。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若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

法规

A.首次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B.已受理注册申请的新药C.已过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D.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1、题干: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所有不良反应的是()

A、AB、BC、CD、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报告范围、监督主体的知识点。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或首次获准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报告所有不良反应。

A.首次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B.已受理注册申请的新药C.已过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D.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2、题干: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是()

A、AB、BC、CD、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故选C。建议考生运用口诀“新进5年内报所有;他进满5年报重新”准确记忆。

3、题干:下列属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分析评价结果所采取的处理方式的是()

A、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B、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该药品C、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予以公布D、对已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要求退回药品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销毁处理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BC

解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药品分析评价结果,可以要求企业开展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研究;必要时,应当采取责令修改药品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药品等措施,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将有关措施及时通报卫生行政部门。故选A、B、C。建议考生运用口诀“因药停召改书销件”准确记忆。

4、题干:下列属于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情形的是()

A、因服用药品引起死亡的B、长期服用药品引起慢性中毒的C、出现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D、因服用药品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D

解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效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效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故选A、D。建议考生运用口诀“生死爱(癌)急(畸)缺,气(器)功损伤残,住院长不治”准确记忆。

5、题干:下列哪些属于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情形()

A、腭裂B、耳聋C、横纹肌溶解D、皮疹及皮肤瘙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BC

解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故ABC正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yl/5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