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自按
最近写了首歌谣,《桃树旁边的小孩》。是给一位只有几个月大的小朋友。
她从出生后的十多天,开始出现大面积湿疹。
后来因为各种因素,延绵不愈。到了三个半月时,已经全身发遍,面目俱赤,脸部浮肿。小朋友因为奇痒难耐,自己用小手挠烂了皮肤,后脑的头发也磨掉了。
我遇到小朋友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看到她满身痧子。关于治疗的过程,我会把医案分享出来。这是一个很值得分享的案子。
Evelyn曾经分享给我一张,花菱草漂在湖水上的照片,从花心中看到了仿佛有个小宝宝。就是我分享在页头的这张封面图。某个清晨,我再次打开这张照片来看,花菱草的花瓣就像轻盈的羽毛,到了河里那就应该游泳对不对呀。一些词语开始出现在脑海中。突然涌然而至的,是一棵小小树苗的画面。
就在这一天,看小朋友好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写了这首歌谣。祝愿她往后的日子,健康成长,拥有快乐。歌词是一个童话故事。
我想,不管成人还是小朋友,都需要一些童话的生活,从而变得柔软地徜徉在风和雨的日子里。
注:这是一首Demo,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勿在音质上有过多苛求。
Demo:
「关于本案的小朋友」
三个半月大,小女孩。发热、口渴、呼吸急,大便溏。全身长疹,发热,头面尤剧,赤而兼有面部浮肿,头皮出现很多白皮末,干而厚。有吐奶情况。食奶后即出现泄泻。风府处有血管瘤,红剧。舌红,几乎无苔。
孩子把自己皮肤都抓烂了,太痒。
出生后十多天即开始出现痧疹。至三个半月时仍不愈。同时并伴有间断性惊搐现象。关于痧疹情况可参看一下图。为了一定的隐私性,头面部做了裁剪,只作面部局部图。我一般不太喜欢用患者自身的图片,这一例用图,是为了比较直观地说明其疹的形态。图片比文字清晰表达其态。
这是没有出现红赤的阶段,但由于这一阶段没有转愈,炽火交灼后转向大面积发红发热。
以下四张诊前图为发红赤热阶段:
共四张诊前图,可滑动查看
把治疗的思路写一下。
按照一般的原则,大面积地在皮肤出现热疹,自然是因为身体内部有邪物要排出,那么一般原则,也自然是帮助身体驱邪即可。
接诊时,我判断,这一例案子,不可用透法。若用泻肺透表之法,一定是要误诊。
理由有如下:
1,小孩的脾胃功能极弱,津液很虚,所以出现口渴,这个热,一方面是热的表现,另方面,脾阳不升,清气不上,所以上部津液很弱,集中表现在头面。出现了气急,头面剧赤。温热大行。小孩的眼皮也不太愿意睁开,这也是津液不足的表现。小孩从出生后眼睛一直显得很小(父母的眼睛不小),也是和这个温热证有关系。
但是如果用清上焦热邪的思路,比如麻杏甘石类呢,如果是用于痧疹不透,热毒内闭可以。但这一例已经自行而表。所以,于势不符。
如果是用清中焦邪热的思路呢,中焦邪热也是有的。但其实这个思路还是和案子的情况势能不符。我的判断是,小孩子的问题已经不是从局部去处理了。
2,如果小孩用风药,则易劫津劫血,津血再竭,则温火更盛。所以,连荆芥、防风、牛子类,我都不会采用。阴血弱,不可发。
3,一切都是以其证之本为凭。
那么治疗的思路是什么:
1,这一个案子,我既不用六经辨证,也不用脏腑辨证。用的是直接读“象”。
2,大的方面,小孩是因为湿热瘀堵,整个是因为湿蕴而起温热。那就是看出路在哪。人体的语言上,为什么要集中发在头面,头面是阳,为什么不大行于阴。说明阴路被堵死了,于是只能走阳。能量全部去头上了。
但是头面的严重表证,能完全说明人体是要想从头面解吗?得进行解读。
实际上是内部虚弱有里证的同时,外证上又有能量严重偏移。内部为什么虚弱,因为人体大量偏移了能量。为什么偏移,因为阴受阻碍,为湿热所伤,阳却有余,出现不受制约而亢,小孩子并不是那种真正的内部大虚产生类似于阴黄的证。阴血的运行能力很弱,但是风阳上扰。如果能把偏移到头面的力量,进行均衡回来,那么实际上就可以救里。
所以,实际大局上,小孩的问题,是阴虚阳亢。我是用读象的方式来断的。
从其所瘀起观,进而逐步推导。这是反证法。当时我自己的思路,可以说,主要就是集中于思考独异其头面之象。有独异者,必为窍眼。而且这个独异是以大象的方式呈现,而非琐碎的细节。
3,所以,用药就是这个思路。滋益阴从而制阳盛。如此便自然可以将严重偏移的力量均衡,从而又无形中实现救里。
血分很明显,所以生地和丹皮,还有赤芍。还有很口渴的情况,所以我用了沙参加强养阴。同时加了甘草,甘草是少不了的,中土的力量也要兼顾,同时还可以利其缓性,避免因升降过快,带来的劫津劫液。
风阳上扰的问题,用了石决明,以及钩藤。利用一重一轻的搭配,来实现息止风阳之暴。
另外,在细部层面,用药考虑上,温邪伤阴而发热是此证的要点,所以我还选用了青蒿入方,以助退热。虽有便溏,但并非内寒作泻,青蒿还是符合。
既然已经采用了生地的甘寒势,利用甘寒养阴清热,那么为了加强这一药势,还可以考虑合势,那么我就把甘寒的金银花小量加入,况且,金银花药性平和,又不会像一些苦寒药势那样会伤到脾胃。
基本上大方向已经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考虑一些针对上部的药势,轻散的薄荷,以及直接作用于上热的连翘。连翘同时对于祛湿也有很大作用。
4,方子就是:「生地、丹皮、赤芍、沙参、甘草、石决明、钩藤、青蒿、薄荷、连翘、金银花」
用这样的组合,对其能量偏移进行转移,实现均衡的目的。
而至于要不要花粉之类,已经是大象外的事情,可以加,也可以不加,渴得厉害,就加。而为什么不用石膏,因为阴虚阳亢,用不到辛寒大势。
5,服药的方法。由于年龄太小,所以我考虑的是,一方面尽量服,为避免难服尽,那么就把汤药同时进行外擦。再有,让小孩母亲也尽量忌口,并同时也喝一些这个药,采用过奶的方式增强治疗效果。
在小孩病发至高峰时,当晚用这个药,服下大概15毫升左右,二十余分钟后,头面赤热即褪。
后来一直守着这个方子为根本进行治疗。前后数周。最终病愈。以下为病愈后的小朋友:
共两张诊后图,可滑动查看
在这例案子中,用药合势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条,我需要写出来。那就是小朋友的外婆,其功不可没。
老人性情很稳,没有因为小孩病而慌乱,而是每天认真煎药,耐烦尽心地喂药与擦药。小孩头皮上之前出现的大量白皮,嘱咐是用生茶油外涂进行配合治疗,效果很好。可以说,即便药用得对,但没有小朋友家人的尽心呵护,也难以最终成功。
因为老人慌乱,施加压力给年轻父母,转投于寒凉输液的案子,我手上也有不少。还是认知的问题。家属的配合很关键。一旦心乱,很多事情就乱。
尤其是在治疗的后期,出现一些现象,我把这些现象也写出来,当时在与家属沟通后,对方都非常能够理解。
1,在痧疹明显褪去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那就是每到晚上,小朋友就会出现脸红以及下体发红的情况。但是没有疹子出现,单纯地发红。当时我的判断,认为人体已由原来地散发有形之浊,向有形之浊已化,但其热未褪尽,于是只单纯发热而不再发疹。而下体发红,因为下体较为遮蔽,容易受捂,而且下体结构叠层,易纳热,所以热红。家属十分理解,坚持治疗。这个现象逐渐也消退。
2,在晚上发热的情况褪去后,再次出现一个新的情况。每到晚上,小朋友的下巴,开始出现发红,并且出现疹子。但疹子很小,没有很强势。在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同时检查了小朋友的腹部,发现沿任脉一线至下巴的区域,都有隐约地发红与极少量的疹子。我的判断是,这也是余邪未尽而已,但同时,我以十分喜悦的语气告诉家属,这是小孩子在生长的现象。诸阴归任,本就是阴伤,现在阴血生复,要全力生长,自身将邪尽力而出,目的就是要大力长大。果不然,在下巴独自发疹的短短几天里,小朋友快速地长大,裤子明显短了一截,有一次看诊完,家属直接带孩子去童装店买新衣服。
能遇到这样明理与配合的家属,在我的看诊生涯里不是没有,有,但多伴是大人,关乎三四个月大的幼儿,其家长的理解度非常高,很可贵。我眼见过很多,本来治疗效果并不差,可是由于父母的慌乱与过急,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很多。相信很多同行,对此也是深有体会。这就是慈悲生祸害。
3,小孩每一次大病之后,就是其生长之机。也是变得更聪明的阶段。小朋友在愈后,还有一个现象,面部有一些红血丝出现。这是因为原角质受到严重破坏,后又剥落,皮肤暂时变薄,在逐步地生长下,会自行恢复正常。病愈后,小朋友的眼睛变大了。
4,在痧疹病愈后,小孩项后的血管瘤也变淡很多。这是人体的自我作为。循环畅通后,人体自行解瘀,所瘀部分本身就是原来不能参与到循环的部分而已,人体大循环将其收归,从而也就自行化去。
5,诊治这一例,也是因为遵循于人体津血运作的规律进行治疗,所以当时并不采用彻伐,而是采用顺应其象所显的根本,采用了益滋而清,转移其过偏。
谢谢。感谢我能有这一次人和甚佳的治疗机会。虽是幼儿诊例,却包含诸多医理。并不亚于我治疗很多成人疑证。从这一例中,我也有很大收获。感谢遇见。所以诊后,以喜悦之心写了《桃树旁边的小孩》这支歌谣。
本期图书推荐:
△▲
聲明:本處僅為文論平臺,無關於求醫通道,旨於分享醫論、文論、醫案等。求診看診為嚴謹事宜,本處不提供任何網路遠端問診諮詢、疾病治療方案。請勿網路問診。以及因條件有限,不能接應異地來診,勿留言此類事宜,謝謝。
請風停下來
曾騫,遠處的一塊石頭比我的故事都多。
蘋果用戶打賞碼
曾骞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