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始得万药之理;
后人试百药,方得万千药方。
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
电视中的养生节目中、家门口药店的墙壁上……我们在无意间已经与药对多次邂逅,但却只是擦肩而过,没有真正去了解它们。
那么药对究竟是什么呢?药对又有着哪些神奇的功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药对,探索药对中的奥秘吧!
什么是药对
“药对”又称“对子”、“对药”和“姐妹药”,早在春秋战国时即有《雷公药对》,而北宋医家徐之才著有《药对》。药物配伍乃中医之精华,用药如用兵,精于方者,必精于药之配伍,由博返约,执简驭繁。药对以其独有的灵活性和固定性,让医生在临证时游刃有余,达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之效。
常见的药对
蒲黄合五灵脂
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当归合川芎
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高良姜合香附
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玄胡合金铃子
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吴茱萸合黄连
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肉桂合黄连
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女贞子合旱莲草
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半夏合硫黄
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知母合贝母
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破故纸合肉蔻
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生活中药对的应用
1、党参黄芪
对于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月经过多,子宫脱垂,白带稀绵等症均为临证首选之品。
2、柴胡白芍
二药相合,刚柔并济,疏肝而不伤阴,柔肝而不碍滞,诚为疏养肝气之良对。是治月经不调、经行低热、带下腰痛紧束等肝气不调的要药。
3、石膏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4、知母黄柏
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5、知母川贝母
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6、栀子淡豆豉
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常见药方中的药对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这个药方中天麻钩藤为常见药对。
天麻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与钩藤是一对理想搭档,它们平时可以放一起搭配使用,以它们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天麻钩藤饮是治疗人类的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常用药,平时适量服用还能减少血栓和中风以及头晕等多种不良状的发生,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药对的神奇的功效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关于药对的知识就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对生活中的药物知识也有了更多的兴趣。但是在这里我们还是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要严格遵循医嘱哦!
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中药大黄的知识。
资料
网络
图片
网络
文案整理
远志药社曹秀涵
排版
远志药社梁欣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