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背景
茶叶起源于中国,中国茶及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茶早已成为许多人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满足品茶者的味蕾,也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茶叶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大宗出口商品。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茶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从年开始,全国茶园面积经历了连年的增长,从.75万亩逐步发展到年的万亩。相应地,茶叶产量也实现了连年增长,从年的.9万吨逐年增长至年的.8万吨。就中国茶叶出口而言,年1-12月中国茶叶出口32.5万吨,金额约13.8亿美元,出口金额创历史新高。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茶叶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在稳定增长,未来中国茶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年,绿色和平发布的《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政府公告和公开报道显示:化学农药的使用和茶叶农残问题让茶叶的安全性堪忧,中国的茶叶生产已经存在大量使用农药的情况。绿色和平年报告显示,来自九个品牌——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张一元茶叶责任有限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天福茗茶,日春股份公司18个茶叶样品,在经过项农药残留指标进行检测后发现:样品全部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其中12个茶叶样品中检出灭多威、硫丹及氰戊菊酯等在茶树上被禁止使用的农药。
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针对龙井茶产地、重金属和农残的比较实验结果,对六六六等25种农药残留指标进行了测试,样品中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情况,但是50个样品全部被检测出农药残留,其中2个样
品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甚至高达10种。
如今,在中国茶行业稳步增长的背景下,种植过程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否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在年农业部提出《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各地农药减量的行动是否带来了茶叶农残情况的改善?是否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依然存在非法使用禁用农药的情况?是否存在更可持续的茶叶种植方式解决茶叶的安全性和环境问题?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绿色和平进行了年茶叶农药抽样调查。
调查方法
年5月至7月,绿色和平分别对张一元茶叶责任有限公司、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御茶园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漳州光照人、乡土乡亲等15家茶叶品牌的26种在售茶叶进行了采样,重点研究分析常规茶和生态茶的农药残留情况。
在本次随机抽样调查中,常规茶涉及12个品牌的20个样品(其中有14个样品在年的茶叶报告中亦有涉及);生态茶涉及3个品牌的6个样品。样品情况可参见附表。
此次采样在所采样品的代表性上进行了考虑。从常规茶品牌来讲,有4个企业(浙江天福茶业有限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御茶园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年11月发布的年度中国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排行榜,其余品牌也在全国或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从产地来讲,本次调查所采集的样品涉及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西、四川、云南和海南等中国主要茶叶生产省份。其生产时间集中在年-年(普洱熟茶除外)。在生态茶方面,随机选取了3个具有一定知名度、消费者可以在市面上购得的茶品牌。样品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获得。线上渠道为各个品牌的官方网店;线下渠道则为品牌的官方直营店,大型连锁超市门店和大型商场。样品价格区间为70-元/g。采集完成后,送至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对茶叶样品进行了项农药指标的检测和化学物蒽醌残留分析。除产品检测外,基于生态茶可追溯的生产方式,本次调查还对检测采样的两个生态茶产品的原产地进行实地调查,调研了生态茶种植的可行性。
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以两套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标准,来比较和分析茶叶样品的农残情况。两套标准分别为: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农业部年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中关于农药在茶叶上残留最大限量的规定(以下简称“国标”),以及欧盟食品安全局(EuropeanFoodSafetyAuthority)关于农药在茶叶上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以下简称“欧标”)。
标准的选择与含义
最大残留限量是各国或地区食品或农业监管机构依照风险评估的原则,结合各自农业和饮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法律上的农药残留最高限值。中国现行的国标GB-中涉及了种农药在种(类)食品中项限量指标,其中直接与茶叶有关的有28项标准。国标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基于农药的毒理学数据,也考虑到中国合理使用时的农药残留情况和居民膳食结构的影响,再按风险评估原则进行标注限定。欧标则规定了种农药在种食物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1,在茶叶上有超过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2。同时,欧盟规定,对于现有法律未规定的农药残留,一律按照统一的默认标准,不得超过0.01mg/kg13。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标准的原则,与中国并无本质差异,在年实行新规后,更明确提出了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对于
健康和环境的影响”14,因此目前欧标在农药的评估与准入上更加谨慎,最大残留限量涵盖农药种类更多。对比国标在茶叶上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欧标更为严格。
主要发现
根据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发现:
1.26个样品,共有9个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35%),其中6个生态茶样品全部未检出农药残留。
2.有12个样品(46%)被检出国家禁止使用在茶叶上的农药,其中日照御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青”)日照绿茶(御青,一级)被检出含有中国禁止使用在茶树上的农药灭多威且残留量超过国标。
3.有17个样品(65%)被检出农药残留量超出欧标,均为常规茶叶样品。
4.有9个样品(35%)含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列“高毒”级别农药。
5.有18个样品(69%)被检出含有非农药使用导致的蒽醌残留。
第一部分常规茶叶样品
一.整体状况
在本次抽样检测的12个品牌的20个常规茶样品中:
混合农残:所有样品共测出农药45种。3个样品(占常规茶样品15%)未检出农药残留。17个样品(占常规茶样品85%)含有4-26种混合农残。
违禁农药:12个样品(占常规茶样品60%)检测出国家禁用或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包括氰戊菊酯、克百威、氟虫腈、硫丹和灭多威。
剂量超标:1个样品(御青绿茶(御青,一级)检测出茶树上禁用农药灭多威且超过国家标准1.7倍;17个样品农药残留超过欧标,占常规茶样品的85%。其中日春股份公司的三种铁观音产品均检测出唑虫酰胺,其残留量为欧标的-倍。
高毒农药:9个样品检测出含有WHO农药危险程度指南中所列“高毒”(Ib级别)农药,除多个样品检出含有禁用在茶树上的高毒农药灭多威和克百威外,
还检测出高毒农药氧乐果和三唑磷。
潜在健康风险:17个样品中含有内分泌干扰物联苯菊酯;8个样品中含有呼吸道刺激物灭多威;5个样品中含有硫丹和乐果等影响生殖与发育农药。
蒽醌:14个样本(占常规样品70%)检测出非农药使用导致的蒽醌。
与年检测结果对比:本次调查中的14个样品与年调查重合,其中本次调查的7个样品混合农残种类增加,5个样品混合农残种类减少,2个样品混合农残种类保持不变。
二.60%常规茶样品检出违禁农药
1.本次检测在12个样品中发现含有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在茶叶上的农药:氰戊菊酯,克百威,氟虫腈,硫丹和灭多威。其中御青日照绿茶(御青,一级)检出灭多威含量5.17mg/kg,超出国标MRL3mg/kg的规定,或该农药(如氰茂菊酯和氟虫腈)在现行国标中未规定对茶叶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2.蝴蝶牌茉莉花茶(特级)样品检出4种不同违禁农药。
3.根据国标规定,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禁止氟虫腈在其他方面的使用,却在本次调查中的10个样品中检出不同程度的氟虫腈残留。具体情况见下表。
4.本次检出的各类违禁农药有些早在年就已经禁止在茶叶等多种作物上使用,即便如硫丹、灭多威等从年开始禁用的农药,禁令生效也有5年的时间。由于克百威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60天,氟虫腈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天,而在禁用5-14年后仍然能在茶叶样品中被检出,因此,绿色和平认为这些茶叶种植过程中可能有非法使用禁用农药的情况,且存在公司管理漏洞,政府监管不力的现象。
三.85%常规茶样品检出农残或污染物超过欧盟标准
1.此次检测报告显示,17个样品检出农残或污染物含量超过欧标,占常规茶样品的85%。
2.崂茗的崂山绿茶(绿卷,特级)样品和御青日照绿茶(御青,一级)样品分别检出26种和21种混合农残(不包括蒽醌),其中超过欧标的农残种类分别为10种和13种。
3.日春股份公司的三种铁观音样品中的唑虫酰胺检出量为欧标的-倍。
4.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抽样调查中检测出的34种农药并未在中国现行的茶叶农药限量标准中有所规定,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断啶虫脒(16个样品检出)、唑虫酰胺(16个样品检出)、毒死蜱(15个样品检出)、三氟氯氰菊酯(15个样品检出)和溴虫腈(7个样品检出)为茶叶种植中常见农药。
四.45%常规茶样品含有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毒”级别农药
9个样品(占常规茶样品45%)检出含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农药危险程度指南中所列“高毒”级别(WHOIb)农药——灭多威、氧乐果、三唑磷和克百威,其中御青日照绿茶(御青,一级)上检测出的高毒农药灭多威含量为5.17mg/kg,分别超过国标1.7倍和欧标51.7倍,崂茗特级崂山绿茶(绿卷)样品上检测出的三唑磷含量是欧标的27.2倍。由于目前国标中尚未对克百威、氧乐果和三唑磷在茶叶上有农药限量规定,因此绿色和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细化对上述两项农药的限量范围,严格监督企业对高毒禁用农药的非法滥用,尽快淘汰仍在使用的高毒农药。
五.多种被检出农药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根据欧盟农药数据库和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中健康风险评估,本次调查中检出的多种农药,即便只是小剂量,长期接触也对人体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如:
有研究表明茶叶上的农药残留,根据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可能转移到泡饮的茶汤中。以本次调查中在8个样品中检出的高毒禁用农药灭多威为例,灭多威易溶于水(水溶性为50mg/L),这些茶叶样品极易通过冲泡过程进入茶汤而被饮茶者吸收入体内。此外,有研究表明乐果(水溶性为mg/L)浸出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浸泡次数、农药残留量、浸泡时间、浸泡水温,最大浸出率为80%以上。由此可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很可能通过茶汤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风险。此外,除了茶叶之外,人们日常还可能通过蔬菜、水果、谷物等其他渠道接触到多种农药,从而有可能受到混合农残的影响。
混合农残的危害指多种农残所致的叠加或协同影响。农药残留的健康风险目前存在的多是关于单一农药毒性的研究。这种单一计算的方式只能反映一种化学物的后果,忽略了多种农药混合后产生的协同效应。农药的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会增加或减少单种农药的毒性,或产生新的毒性。近期研究机构发现,仅仅通过对公开信息的查询,美国正在申请的混合农药制
剂的专利中,就有69%的产品含有“协同效应”的化学成分,说明农药协同效应存在普遍性。此外,很多常用的农药都是“环境激素”,因为它们能影响动物正常激素的作用,即内分泌干扰物,所以可能产生不孕不育,发育异常,也可能引发某些癌症。年,欧盟首席科学顾问AnneGlover宣布,欧盟的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像“环境激素”这种物质现有的科学研究给不出一个安全剂量,甚至这个安全剂量可能根本不存在
六.本次检测结果与年结果的比较
此次调查的14个常规茶样品在年调查亦有涉及,通过横向比较发现:
1.年3个常规茶样品未检出农残,分别是:御茶园特级龙井(散装)、白沙牌白沙绿茶(一级)和中茶牌西湖龙井茶(一级)。
2.其余11个样品混合农残相较年并无明显改善。7个样品混合农残种类增加,2个样品混合农残种类减少,2个样品混合农残种类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天福茗茶龙井茶(一级)和竹叶青绿茶(特级品味,礼品装)两个样品均比年抽样调查结果新增了十种以上农药残留(不包括蒽醌)。
3.依然存在使用违禁农药的现象:在年的调查中,张一元,吴裕泰,御茶园,竹叶青,天福茗茶,八马,日春,白沙牌这8个品牌的12份茶叶样品上检测出违禁农药。在此次调查中,御茶园和白沙牌对比四年前有极大改善,在年,前者的特级龙井检出含有禁用农药灭多威,后者的白沙绿茶检出禁用农药氰戊菊酯,而今年这两者均未检测出农残和化学污染物蒽醌。此外,本次调查的6个样品依然被检出在茶树上违禁使用的农药。
第二部分生态茶叶样品
一.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3个品牌的6个生态茶叶样品。其中,光照人牌清香型
铁观音和韵香型铁观音均未检出任何农残和化学污染物,更香牌绿茶
(雾绿,极品A)、绿茶(正韵剑,特级),乡土乡亲牌徐叔家的四
川绿茶和董叔家的云南普洱熟茶样品中未检出任何农残,但检出化学
污染物蒽醌,在剂量上并未超过欧标。
二.结论与分析
茶叶的生态有机生产,其与常规生产的显著差别之一是: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强调采用生态自然控制、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方法来实现可持续生产。此次调查检测结果显示,生态茶叶样品均没有检出农药残留。然而,部分生态茶叶样品仍然检测出少量蒽醌。绿色和平提醒从事生态化种植的茶叶企业能够在产品包装的细节上做出更多的努力,避免产品受到化学污染物污染。
在本次检测涉及的3个生态茶品牌中,光照人具有国内与国外的多个有机认证,更香具有中国有机认证,乡土乡亲承诺做到每批茶叶透明溯源,承诺无农药并提供项农残及重金属检测合格报告。本次检测结果也显示,这3个品牌的6个生态茶叶样品均未检出化学农药残留,4个茶叶样品检出含有蒽醌,
但未超过欧标。生态茶与常规茶区别在于种植过程中遵循的不同方式。
第三部分茶叶的生态化种植现状
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长期效应而言,生态茶的可持续性显然优于常规茶。
但为何中国目前仍然以化学方式种植为主,生态茶发展缓慢?不使用农药、化肥的生态茶叶种植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可行?为了解答以上问题,绿色和平通过对两个抽样调查的样品原产地实地走访、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一.中国生态茶生产与市场状况综述
生态茶是指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其中有机茶为得到第三方有机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的生态茶。
经过商业认证的有机茶有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以下数据以有机茶为例。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公告,年中国有机茶茶园面积.5万亩,比上年增加24.4万亩,占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的6.2%。根据年发布的《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报告》45,年中国有机茶叶种植面积为5.3万hm2(约79.5万亩)占全国茶叶种植面积的2.1%。目前有机茶与常规茶在市场占有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别。据估计,中国茶产业内销的比例为75%,而有机茶内销的比例基本为50%。也即,中国有机茶虽只占不到7%的总种植面积,却有一半用于出口。有机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例如从生产端来讲,中国多数商业化的茶叶种植已经习惯于依赖化学农药和肥料,从常规种植转型为生态有机种植初期往往会经历产量的下滑和生产成本的剧增,同时带来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一般农户和企业无意愿转型。且因茶叶消费文化中,在比如采摘工艺、加工工艺对茶叶产品价格的影响远远大于茶叶种植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在对生态茶叶认知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接受较高溢价。
二.生态立体种植体系案例——福建漳州某有机茶园
1.概述
绿色和平考察的第一个生态茶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岱山村,为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该有机茶园从年起连续获得中国有机认证,年起连续获得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有机认证。该有机茶园茶山占地面积亩,实有茶园亩,茶叶年产毛茶8万斤左右,种植品种包括红芽铁观音、金观音、紫牡丹等。
2.种植特点:立体种植体系
绿色和平调查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同于常规单一化大面积种植,该有机茶园采用立体种植体系,通过套种十余种树种、林下养鸡、施用有机肥等生态管理模式,代替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逐步完善茶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茶园可持续生态化生产。茶园中套种多种树木,其中有些树木由于去年冬天霜降造成树枝被打落,枝干被园区工作人员用布条包好。
该有机茶园从年开始引进了包括灰木莲、相思红豆、降香黄檀、榕树、沉香、蓝花楹、任豆等十余种珍贵树种,共20万余株。绿色和平调查员注意到,套种树木吸引了包括鸟类和益虫等多种生物在茶园栖息,起到生物除虫作用;树木发达的根系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树木会吸引害虫啃食从而对茶树起到一定保护,降低对茶叶的损失;落叶又作为土壤肥料还田。有研究表明,套种树木还有调节茶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功能,从而促进茶叶生长
。此外,在面对当地发生的冰雹和霜降等极端天气,套种的树木对茶树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第四部分结论与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12个品牌20个常规茶叶样品和3个品牌6个生态茶叶样品的农残检测及实地调研,并与年绿色和平对同类常规茶叶产品的抽样调查进行对比,发现3个常规茶叶样品未检出农残,17个常规茶样品检出超过4种以上混合农残。1个样品中的灭多威含量超国家标准,17个常规茶叶样品农残超过欧盟标准。目前中国在茶叶上登记的农药有57种,仅有31种农药制定了农药残留标准,共28项标准。和欧盟标准(针对茶叶登记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比较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结合以上发现和对生态茶园案例的考察,绿色和平认为:
1.化学种植方式是茶叶农残普遍存在的直接原因
除了3个常规茶叶样品零农残检出以外,其余常规茶样品均检测出4种以上混合农残且7个样品检出的混合农残数比年的结果有所增加,反映出一些知名茶叶品牌原料的种植过程仍然离不开多种化学农药使用。此外,60%的常规茶叶样品含有禁止使用在茶树上的农药,说明中国农业实践中仍存在个别使用高毒禁用农药的情况,这也反映了茶叶企业对供应链缺乏有效管理,原料采购未尽到妥善管理责任。
2.生态茶叶种植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6个生态茶叶样品均未检出农残。绿色和平通过福建漳州和云南普洱的两个案例,提供了一组有效的证据证明茶叶的生态种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多种多样因地制宜的生态管理方式,能够替代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如套种树木、豆科植物、物理和生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立足于茶园生态恢复等。
从价格上考量,本次抽样调查中涉及的样品价格区间为70-元/斤,均价为元/斤。其中生态茶样品中的乡土乡亲的2个样品均低于平均价,光照人和更香的4个生态茶样品价格处于中档水平。生态茶叶的平均价格水平并没有明显高于同级别的普通茶叶价格。
3.生态茶叶种植需要系统性的支持
茶叶企业对于供应链中化学农业模式长期依赖、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替代方案缺乏投入、对生态茶农未给予经济激励、政府对生态农业技术(如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投入和推广不足是阻碍中国茶行业走向可持续生态发展之路的几大障碍。应当指出,近些年来中国农业主管部门已实施多项举措推进种植环节的农药减量行动(含茶叶种植)。年农业部启动了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试点工程,通过物理和化学诱控、免疫诱抗、生态控制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茶叶为其中绿色防控项目覆盖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初,农业部提出了“到年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5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上,农业部提出年绿色防控工作的目标任务为“力争在蔬菜、水
果、茶叶、水稻、玉米等作物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超过26%,实现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必须实现95%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0%以上”54。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相应开展了针对绿色防控的示范,取得了一些效果。年4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进一步发文,为深入实施“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目标到年共建立个示范基地,其中水果、蔬菜、茶叶等每个基地核心示范面积亩以上,辐射带动2万亩。这些措施反映了农业部和各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要在源头上改变中国过去30多年来过量依赖化学农药的生产模式。要实现茶叶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经过绿色和平对生产者、茶叶企业以及政府示范基地的访谈和观察,就进行生态转化的茶农和种植基地而言,需要政府或企业重建生态农业的知识和技术,在技术相对成熟后需要进一步引导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市场对安全产品认可也是其可持续的重要因素。这一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种植知识的推广、政策补贴、市场渠道对接和市场认可等。
第五部分茶叶样品检出情况明细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