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冬令进补吃膏方,那么什么是膏方呢

导读:还有两周时间就到冬至了,选择适合自己的膏方很重要哦!

中医膏方,也称“膏滋方”,其渊源悠长,在中医药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膏方的适应对象

膏方适应对象非常广泛,胡教授的观点是,只要是体质虚弱的人,患的是慢性疾病,无论是老、少、男、女,均可服用。

有人认为,患高血压病的人,已经有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阳亢的症状,再服膏方,岂不是火上加油?其实,这是对膏方作用的误解。

因为畏寒、肢冷、面白、神疲的阳虚病人,或者怕热、出汗面红、烦躁的阴虚病人,都可以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处方。

前者可用温阳散寒的膏方进行治疗;而后者则可用滋阴清热的膏方进行治疗,只要辨证精确,用药得当,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虽然说膏方的适应对象比较广泛,但是急性病患者,或身体确实很健康的人,则不适宜和不需要服用膏方。

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用膏方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健强身,抗病延年”。

合理服用膏方,对少年儿童来说,可以帮助正常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人来说,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对老年人来说,可以推迟衰老,永葆健康;

而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来说,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趋向好转和痊愈的作用。

2

膏方处方用药的步骤

膏方处方,有其基本规律,一般先给予开路药。

经过详问病史,进行辨证分析,开好汤药的处方,即开路药。其作用主要是为患者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

例如患者有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说明是湿困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这些症状如果不加以改善,势将影响对膏方的运化、吸收;

故先给予陈皮、半夏、川厚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以运脾健胃,理气化湿,改善其运化功能。

也可以用开路药先进行试探性的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为开好膏方处方做准备。

一般开路药处方,可以服1~3周为宜,如果患者并不存在服用膏方的障碍,那么不一定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开膏方处方,及时配制进补。

其次,应根据初诊病史,辨证分析及服用开路药后的情况,给予处方。

这种膏方与市上销售的补膏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好比是“小灶菜”,针对性强,切合病人的病情和不同体质,所以效果也比较好;后者好比是“大锅菜”,不一定人人都适合,针对性不强,因此,其效果也不如膏方。

在给予处方时,对膏方的服法、保藏方法以及饮食宜忌、生活调摄等医嘱,均应向病人作详细交待。

3

膏方处方的组成

一、辨证分析,治疗原则

这部分内容,即俗称“脉案”。要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要有虚有实,虚实夹叙,在理论方面要作适当的分析和发挥。

二、处方

膏方的处方,要立足于补,做到既能“补虚”,又能“疗疾”。

例如一个哮喘病人,既有肺肾亏虚、脾失健运的一面,又有肺失宣肃、痰浊留恋的一面。

但处方的原则,应该把补肾纳气、益肺健脾的药物,如党参、黄芪、五味子、淫羊藿、补骨脂等放在主位,而把宣肃肺气、化痰平喘的药物,如麻黄、射干、紫菀、款冬花、杏仁、紫苏子等放在宾位。

同时在处方时要注意补而不滞,切忌“蛮补”。

在运用滋腻药物时,要适当运用砂仁、陈皮、佛手之类相配,以助运化。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一味蛮补,往往会使某些脾胃消化功能较差的病人,服用膏方后,出现胃脘胀满,食欲不振,以致中止服膏,半途而废。

胡教授膏方药物的味数,一般控制在20~30味左右,相当于汤剂的二三倍。

每味药剂量一般可掌握在~克左右,例如党参、黄芪、当归、白芍药等常用~克左右;生铁落、磁石、牡蛎、石决明等金属贝壳类药物,用量要大一些,可用克左右,而砂仁等用量较小,一般可用50克左右。

因此,以此估算,一料膏方常用剂量,大约在0~克左右,相等于汤剂的20~30帖。

有的药物,例如旋覆花含有绒毛,蒲黄系粉末样药物,蚕沙稍煎即成糊状,这类药物,仍需要包煎。

但在汤剂中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则在膏方中不一定都要求按一般常规做。因为膏方要求煎3汁,煎的时间很长,所以先煎或后的意义都不大。

如果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其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文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汁冲入;或将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将细粉直接吞服,这样可以充分提高药效。

三、煎法、服法及医嘱

煎法及配料:按传统方法要求用清水将药物浸透,最好隔宿浸泡,连煎3汁,过滤,去渣,文火浓缩,然后加入糖类和胶(膏)等配料,以便收膏。

糖类,可用如冰糖(亦可用白砂糖)、饴糖(即麦芽糖)、蜂蜜等。

胶(膏)类,有荤胶、素膏之分。荤胶如阿胶、龟版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牛鞭膏、霞天胶等。由于胶类供应常紧缺,故临床上以阿胶为最常用。素膏如金樱子膏、桑椹膏、枇杷叶膏等。

荤胶要求用黄酒毫升浸泡炖烊,因荤胶多属血肉有情之品,味腥,黏腻胶固难化,酒浸后可解腥膻之气,并助运化之力。

糖类总量,可以掌握在克左右,胶类总量可掌握在~克左右。

糖类或胶类的配料,均可根据需要选用,例如阴血虚者,可选用阿胶、龟版胶;阳虚者可选用鹿角胶;阴阳两虚者可选龟鹿二仙膏;便秘者可选用蜂蜜;糖尿病者可免除糖类;肝病者则不必用黄酒浸胶。

总之,选用配料,均应因人而异。

服法及医嘱:每天清晨空腹服1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1汤匙,均用开水冲饮。无论服用1次或2次,均应掌握在40~50天左右服完。

如方中用熟地黄等滋腻药,而配料胶类剂量较大,则膏滋较稠黏难以烊化,应嘱其隔水蒸化后服用。

并嘱咐: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则应暂停服用。

服膏方期间,应忌萝卜及饮浓茶。如属阳虚有寒者,应忌生冷饮食;如阴虚火旺者,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哮喘患者,应忌虾蟹腥味等等。

4

膏方服用的最佳季节

中医进补,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方,则以冬季为宜。一般以冬至日起50天左右,即头九到六九(冬至后9天为头九,18天为二九……)为最佳时间。如果准备一冬服二料膏方,则可以适当提前。

为何要选择严冬服用膏方呢?

除了易于保藏等原因外,主要因为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腠理致密,无论进食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方面,也较热天为多。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因此,冬令正是及时进补的大好时机。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虽属夸张之词,但是也说明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间。

注:本文选摘自《胡建华学术经验撷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5年1月

热文推荐

天凉多喝汤,一整年不生病!这3款汤你千万不能错过!

经络不通,吃什么都无法吸收

红糖加一是宝,专治秋冬小毛病!

为什么你上热下寒、大腹便便、妇科不好……原来是它在作怪

经常熬夜的人怎样做能长寿?这套“补救法”拿去不谢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临沂白癜风医院提示秋季白癜风需合理饮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zy/1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