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福建武夷山,除了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

说起福建·武夷山,除了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你还会想到什么?不错。武夷山还是“世界岩茶的发源地”。因为武夷山独特的地理优势,才孕育了这么好喝的茶。就比如说,武夷山市境内的三面(东部西部北部)都是群山环抱着的,峰峦叠嶂,而中南部地势较为平坦,乃是山地丘陵区域。而宋代陆羽就在他的著作《陆羽茶经》里对茶叶的生长环境写的比较详细:“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大家熟知的“三坑两涧”就出产于其中。自古以来,每年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这一天由知县主持与当地居民参与举行一种仪式,叫“喊山”——在武夷山御茶园内举行。在传统的仪式中,茶农们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以祈求山神保佑武夷岩茶今年能取得丰收。而“开山”这个仪式,一般按老黄历定于立夏前三日之内。茶农们一大早要在“制茶祖师”杨太白神像前静默行祭。所以,“喊山”与“开山”是武夷山当地茶农们特有的文化习俗。而在这一千多种茶之中,又不得不说的是: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可谓是中国茗枞中的奇葩,素有“国宝”之称。产量又及其是我稀少,仅仅只有4株,乃是岩茶之王,茶中的状元。大红袍的成品茶香气浓厚,味道醇厚,饮用后齿颊留香,有明显的“岩韵”的内质特征。那什么是“岩韵”?说白一点,就是石头的味道。目前,这仅存的4株母树大红袍,就生长在九龙窠的陡峭绝壁上,产量也是极其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

古语云:好山好水出好茶。九龙窠就在武夷山的东北部永乐禅寺的西面的。常年受到山间溪涧的滋润,云雾的缭绕。生长的土壤全是岩石风化而成的。常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茶树处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又有山峰作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是没有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出岩茶本身独特的韵味。

坐在这4株大红袍母树下的凉亭里,决明先生又想吟一首宋词了:

《西江月·咏大红袍》

最是武夷独好,吃茶坐看山凹。

窗边鸟迹对云潮,楼外清风才到。

笑我与谁同老,此中暮暮朝朝。

庐前醉饮大红袍,不枉今生年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zy/11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