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播出了一部高颜值、高水平的古装连续剧,一下就俘获了司令我的“芳心”——若曦,你可算回来啦!(陈奇葩:咳咳……老大,错了,不是若曦,是允贤。王志强:你是又想加班了吧,那不都是我们家诗诗吗?陈奇葩:吴奇隆同意了么……)言归正传,既然人家导演那么费心的导了这么一场充满中医元素的戏,咱就也用心看看吧。看了几集后发现,虽然也有错的地方,但的确比之前那些摸脉都摸错地方的要用心多了。剧中很多治疗方法、药方确实是非常好的。咱们就从第一集说起吧。故事经过话说这戏开始,就是允贤跟着丫鬟上徐府为徐老太太祝寿。后遇东厂太监追杀铖王,铖王逃入徐府。东厂太监们便闯入徐府大肆搜查,从而惊吓了高龄的徐府老太太。以致于徐老太太当场中风,昏迷了过去。本就热闹的场面,加上太监的闯入,老太太的昏迷,徐家上下顿时乱作一团。大喜事谁会准备个大夫在身边啊?太监们又不允许人出去请大夫。所以,我们的允贤就隆重登场啦!注意啊,这次我们要学习的是急性脑中风的家庭急救法。家家有老人,人人需要学。救治经过老太太的儿子徐侍郎看见老娘晕倒,马上吩咐人将老太太抬到屋内。这时允贤大声说道:“不能动!”果然是受过医学训练的行家啊,这个提示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中医所讲的中风实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代医学所讲的脑部缺血性病变,即脑梗塞。另一种则是脑部出血性病变,即脑出血。如果在不能判断清楚病人是出血还是梗塞时就轻易移动病人,如果病人是出血的话,就很可能使病情变得更加糟糕。中风急救第一招:千万不要随意移动病人,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抢救是最佳方法。且看我们家允贤是怎么解释的(陈奇葩:老大,嫂子来了……):后来,徐侍郎看这小娘子说的头头是道,就决定让允贤来帮忙抢救。这时允贤让人找来了绣花针,然后开始了抢救:先用针刺法进行耳垂刺血然后再针刺双手所有手指指尖正中点。这个穴位有点特殊,一共有十个,加起来叫十宣穴。十宣穴刺血,并挤出黑血。这样做有醒脑开窍的作用,还可以泄热,常用于昏迷、高热、癫痫、咽喉疼痛的紧急施救。中风急救第二招:耳垂或耳尖刺血,然后十宣刺血,可醒脑开窍。并可同时配合水沟穴、涌泉穴、百会穴等治疗。自己在家中只选用十宣穴和气端穴(即十个足趾趾尖正中,与十宣穴类似)、耳垂、耳尖即可。但在刺完十宣后徐老夫人仍昏迷不醒,于是允贤就掐老夫人的人中(即水沟穴),后来发现掐的力度不够,就直接用针刺了人中,并捻转了几下针。这次徐老夫人一下便醒了过来。这水沟穴是督脉的穴位,督脉通于脑,针刺这里可醒脑开窍,也可治腰部急性扭伤。紧接着允贤又刺了脚上一针,脚上这个位置的穴位,能用于中风的最有可能的是脚底的涌泉穴,还有可能是然谷穴,可治口噤不开。具体是哪个穴位就不追究了。等针刺完毕后,徐老太太逐渐醒了过来,病情得到了控制。然后允贤才吩咐人将老太太抬到软塌上休息。但是,病情到了这一步并不意味着疾病就好了,仅仅是得到了控制而已。还应该继续系统治疗。后来,徐侍郎的夫人问允贤还有没有什么可服的药,让允贤给开个方子。于是允贤答应了下来,写了一则方子。但后来的事实是,本来已经稳定的病情在服下一服药之后又反复了起来。于是徐侍医院的院判(老大),这详细沟通病情之后刘太医看到了允贤开的方子才明白了,这病情的反复就是因为这方子造成的。后来,允贤跟祖母谈起徐家老太太的病情时,老太太得知允贤还给开了方子就突然变得很着急。然后问她开了什么药,允贤说开了:羚羊角粉、石决明、赭石、夏枯草、龟板、白芍。老太太就变的更加着急,又赶紧差丫鬟到徐家先把方子停用。这下允贤糊涂了,就问道:“奶奶,我到底是哪儿错了?”奶奶说道:“那些个药啊,虽然也能治中风。可是那是给阳闭之人吃的,但你说徐太夫人她当时脸色发白,嘴唇发紫,四肢冰冷。那明明是阴闭之症,就必须得用苏合香丸或者是涤痰汤才行。”阳闭证: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治宜清热化痰,醒神开窍。阴闭证: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治宜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所以,现在明白为什么奶奶着急了吧?因为允贤开的都是清热镇肝药,是治阳闭的良方。还好药只吃错一付,要不然懂中医的她也活不到最后一集了……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了。大家记住哈,脑中风是大病,关乎生死。刺血一般用三棱针,如果操作不好,可用验血糖时的采血针。刺血仅是权宜之计,迅速拨打医院才是上策。多多泉州白癜风医院白殿疯是怎样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