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总结
王晖教授
(广东药科大学)
中西药物在临床上联合应用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合理的联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合理的联用可带来用药风险。
1 发生酸碱中和或药物水解反应,影响药物疗效
(1)中药乌梅、山楂以及含酸性的中成药,如大山楂丸、山楂冲剂、五味子糖浆、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健胃片、大黄碳酸氢钠等合用,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药物疗效。
(2)甘草及其含甘草酸制剂,不宜与多元环碱性较强的生物碱,如奎宁、麻黄碱、利血平等配伍。因产生沉淀,影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3)人参、三七、远志、桔梗等药物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配伍。因为这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皂苷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而失效。
(4)含醌类成分的中药如大黄、何首乌等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因这类中药所含蒽醌苷,在碱性溶液中易发生氧化而失效。
(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弱酸性药物、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均不宜与硼砂及其中成药(冰硼散、喉硼散、喉点丸、健胃片、通窍散、红灵散、胃痛散、婴儿素等)同时服用。在碱性条件下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疗效。硼砂等碱性药物还可使左旋多巴迅速降解生成无活性的黑色素,故不宜伍用。
(6)含鞣质的中药及制剂,如大黄、山茱萸、五倍子、金樱子、石榴皮、鸡内金以及中成药黄连上清丸、六味地黄丸等不宜与多种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等),维生素B1配伍。因为这些中药中均含有鞣质,与维生素B1及抗生素成分结合产生沉淀,使其失去活性而降低疗效。
(7)含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及制剂,如黄连、附子、麻黄、延胡索以及中成药香连丸、知柏地黄丸、附子理中丸等不宜与多酶片、胃蛋白酶等酶类制剂配伍。因两者可产生沉淀,使药效降低。
(8)丹参注射液与洛美沙星注射液混合,可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可混合静滴,以避免降低药物疗效。
(9)东莨菪碱、阿托品与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石膏等同服,可发生沉淀或变色反应,降低疗效。
(10)含多种矿物质成分如钙、镁、铝、铁、磷等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因多价金属离子能与上述药物分子内的酰胺基和酚羟基结合,生成络合物,影响生物利用度,降低疗效。如中药石膏、海螵硝、龙骨、龙齿、牡蛎、石决明、瓦楞子、明矾、自然铜、磁石、代赫石、赤石脂、钟乳石,中成药如龙牡壮骨冲剂等。
(11)含槲皮素成分的药物如含柴胡、旋复花、桑叶、槐花、槐角、山楂、侧柏叶等的汤剂、中成药应避免与硫酸钙、硫酸镁、硫酸亚铁、维丁胶性钙、氢氧化铝和碳酸铋合用,能形成络合物而相互影响疗效。
(12)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士的宁、麻黄碱、山梗菜碱、维生素B1、维生素B2、细胞色素C合用。因丹参的水溶性成分能与这些药物结合产生沉淀,降低疗效。也不宜与抗酸药同服,它可与抗酸药中的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从而降低丹参的生物利用度,影响疗效。急支糖浆与多酶片同服,可形成牢固的氢键,从而降低疗效。
2 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2.1 产生有毒的化合物
(1) 含汞的中药及其它成分的中成药,如朱砂及中成药磁朱丸、苏合香丸、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七离散、仁丹丸、紫雪散,救急散等不宜与溴化物、碘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
(2)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冠心苏合丸、清热解毒丸等不宜与硫酸盐、硝酸盐同服。因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同服后胃液内产生少量的硝酸或硫酸,使雄黄所含硫化砷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毒性增加,长期应用可引起砷中毒。
2.2 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1)中药珍珠、龙骨、石膏、瓦楞子、牡蛎、石决明、海螵蛸(乌贼骨)等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因前者含有大量的钙,血钙离子会增强强心苷类药物毒性,导致心律失常或使传导阻滞。强心苷类药物也不宜与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复方川贝精片、复方枇杷糖浆合用,以免使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
(2)含莨菪类生物碱的中草药及其制剂,如曼陀罗、天仙子、洋金花、华山参、颠茄合剂等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因莨菪类生物碱具有松弛平滑肌、减慢胃肠蠕动的作用,使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增加,加之心衰患者对强心苷作用敏感,易引起中毒反应。复方甘草片与强心苷类药物配伍,易导致心脏对强心苷敏感而引起中毒。
(3)含氰苷的中药,如桃仁、杏仁、枇杷叶等不宜与中枢性镇咳药如咳必清等长期应用。因以上含氰苷药物在胃酸作用下,经酶水解生成的氢氰酸,可在一定程度下抑制呼吸中枢,而咳必清等药可加强其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
(4)抗高血压药与中药藜芦联用,因可加剧血压变化,增加不良反应,故不宜伍用。六神丸不宜与硫化物同服,以避免发生化学反应中毒。
(5)阿司匹林、止痛片不宜与午时茶、姜枣冲剂等合用。因合用可发生虚脱,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3 加重或诱发并发症
3.1 中西药复方制剂复方珍菊降压片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因其含有西药双氢氯噻嗪,可直接抑制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血糖升高。如用于治疗高血压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3.2 鹿茸、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成分,与刺激胃黏膜的阿司匹林等水杨酸衍生物合用,可诱发消化道溃疡。
3.3 中药桃仁、白果、杏仁等药物不能与甲喹酮、氯氮平、地西泮等催眠镇静药合用。因它们会抑制呼吸中枢,损害肝功能。
3.4 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配伍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由于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银杏叶的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抑制物,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加血小板功能的抑制,造成出血现象。
3.5 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不能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合用可使心跳聚停而出现危险。富含钾的中草药如夏枯草、白茅根与保钾利尿药同用则易产生高血钾。
3.6 含朱砂的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制剂与溴化钾、溴化纳、碘化钾等药物合用,可导致药源性肠炎。因朱砂含有HgS,在肠道遇到溴或碘后,生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3.7 甲苯磺丁脲(D)、优降糖不宜与人参、甘草同服。因人参、甘草中含激素,能使糖元异生,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可使血糖增加,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4 影响体内酶代谢或破坏酶的作用
4.1 含大黄成分的中成药,如麻仁丸、解暑片、牛黄解毒片等不能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合用,因大黄可抑制酶类的消化作用。黄连上清丸中的黄连与乳酶生合用,使乳霉菌活力丧失,导致该药失去助消化的功能。
4.2 中药麻黄与呋喃唑酮、格列本脲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服,会使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末稍递质增加释放,导致血压骤升,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优降宁期间禁忌使用含麻黄碱成分的制剂(如止喘灵注射液)。
4.3 中药神曲、麦芽、淡豆豉等含消化酶、酵母菌,与西药抗生素同服,可因破坏酶的作用,影响疗效。
5 诱发药源性疾病
5.1 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这类成分药物和含生物碱的中成药,如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盐酸小檗碱等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其对听神经的毒性。解热止痛药与朱砂、巴豆等合用,可致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抗癫痫药与苍耳子、雷公藤合用可加重肝损害。
5.2 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同服有诱发颅内出血的危险。银杏叶制剂(片剂、胶囊)与对酰氨基、麦角胺或咖啡因等成分的药物同服会引起膜下血肿。银杏与噻嗪类利尿剂同服会引起血压升高。六神丸合用感冒通致急性肺水肿。
6 诱发过敏反应
6.1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鹿茸精注射液伍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应慎用;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应禁用;不能与黄连素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配伍。因该药主要成分为绿原酸,是一种致敏原。
6.2 复方丹参注射液应尽可能不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可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对高敏体质的患者,庆大霉素应避免与柴胡注射液混合使用。右旋糖酐、庆大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就是过敏,导致死亡也屡有报道。复方丹参和柴胡等药物的致死病例显然与配用药物有关。
向大家推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