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刘茂才平肝潜阳法治疗耳鸣

▲刘茂才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中医药诊治神经内科及其他内科疾病,如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等)、眩晕、头痛、痴呆、癫痫、颤证、失眠、郁证等。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黄某某,女,57岁,因“反复耳鸣半年余”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诱因情况下出现耳鸣,右侧为主,自诉至耳鼻喉科行相关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现为求中医治疗,慕名至刘茂才教授门诊就诊。右耳耳鸣,呈持续性,如蝉鸣样,口干,纳可,间有腰酸,眠稍差,有时入睡困难,小便黄,既往易便秘,质干,近三天大便未解。舌偏红,苔少,脉弦。辨为肝阳上亢,循经上攻耳窍,伴肝肾不足。治宜平肝潜阳,兼补肝肾。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如下:天麻15g,钩藤15g,白芍15g,生地15g,丹皮15g,山萸肉10g,杜仲15g,牛膝15g,秦艽15g,菊花15g,夏枯草20g。二诊服上方七剂,患者自觉耳鸣大减,夜寐改善。稍觉腰酸不适,舌淡红,苔少色白,脉弦。效不更方,上方微调,加强补肝肾之力,方如下:天麻15g,钩藤15g,白芍15g,杜仲15g,丹皮15g,丹参15g,太子参15g,牛膝15g,秦艽15g,葛根30g,龟板30g(先煎),石决明30g(先煎)。服上方7剂后,耳鸣自除,听力好转,腰酸基本已好。再以柔肝养心之剂善其后。耳鸣耳聋之患,当辨虚实。一般而言,暴病者多实,久病者多虚,病在肝胆者多实,病在肾脏少阴者多虚。本案,患者既有肝阳上亢之症,如口干,便秘,耳鸣持续,舌质红,脉弦等,也有腰酸、苔少等肝肾不足的表现。总体而言,以肝阳上亢为主,伴有肝肾不足。所以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是对证的,这也是为什么一诊后,患者耳鸣大减。实易治,虚难补。对于肝肾不足的一面,并不是马上能补足的,所以二诊针对患者腰酸依旧之症,需加大补肝肾之力,加龟板之血肉有情之物。而这种患者补太过又容易引起虚不受纳、反生阳亢之变,所以同时加石决明镇肝熄风。后再以柔肝养心之剂善其后,属整体调治,防生反复之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zy/7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