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中药怎么煮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1.html

点击中医劳淑怡

星标我们

中医劳淑怡

中药的具体疗效和煎煮、服用的方法密不可分。

门诊上,也常有很多患者常常会问道:

“医生,这次中药怎么煎?怎么喝?喝中药期间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或者有患者煎错、煎漏的。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默默把注意事项都写下来。

第一步,选择代煎,或者自己回去煎。

代煎的话,医馆是机煎中药。

中药煎煮机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汽一次性使药物的成分充分地煎出。

煎药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

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这种袋装药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能保存10天左右,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

服用前,只需要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微波炉加热后的机煎袋装中药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可以放心使用。

以上都是煎煮机的自我介绍,但实际下来还是自己煎会更浓、效果更好。就像外卖和自己煮饭,外卖再好,都总差了点什么。

对我来说,机煎中药,服用比较方便。大家可以按自己所需选择。

那再说说自己煎煮的方法

准备工作:

?选择正确的煎药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药煎煮切忌铁、铝、锡等易腐蚀器皿,最好用陶罐、砂锅或搪瓷等,使用易腐蚀器皿煎药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当然,买电药壶也可以。

?然后看一下自己的

中药有没有小包装的药物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质地、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煎煮时间方法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先来个整体表格?

再说说为什么?

1.先煎

有两种药物需要先煎:

第一种是金石、矿物、甲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15~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例如:生石膏、龙骨、牡蛎、代赭石、海蛤壳、珍珠母、石决明、龟甲、鳖甲、磁石等

第二种是药物因其有一定偏性和毒烈性,需要先煎至少30~60分钟以上,以确保用药安全。

例如:黑顺片、制川乌等

综上,先煎药先煎30分钟左右,准没错。

2.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经久煎,其有效成分因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最后一次煎药的最后5~10分钟放入。

例如:薄荷、木香、砂仁、青蒿、香薷、白豆蔻、草豆蔻等

爷爷和我说砂仁可以不后下,所以我一般也不后下。

此外,大黄、番泻叶、钩藤等久煎会破坏其某些有效成分,亦属后下之列。有时候大黄,我只取它活血的作用,我就不后下。

3.包煎

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刺激咽喉或药液混浊,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

例如:辛夷、旋复花、滑石、车前子、蒲黄、蛤粉、青黛、灶心土等

4.另煎

贵重药材为其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1~2小时,煎液可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例如:生晒参、西洋参、高丽参、云芝等(一般生晒参量用少的时候也习惯让病人一起煎煮)

5.烊化

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出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放入其他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

例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蜂蜜、饴糖等

6.泡服

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用复方中其他药物的滚烫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

例如:番泻叶、胖大海、藏红花等

7.冲服

贵重药,用量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煎液冲服。

例如:三七、羚羊角、牛黄、麝香、蛤蚧等

8.煎汤代水

主要指某些药物质轻而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也须煎汤代水用。

例如:金钱草、玉米须、丝瓜络等

先把小包装的药单独处理,然后

?我们再看看怎么泡药

??中药浸泡:

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基本全是干燥品,煎药前进行中药浸泡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也能缩短煎煮时间。

多数药物浸泡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而种子、果实、块根类药物则浸泡时间相应的长一些。

同时注意夏季浸泡不宜过长,冬季则可适当长一些。

个人比较建议浸泡1h。

注意:千万不能使用热水泡药。

问题又来了

①「医生,要用多少水啊?」

中药煎煮时要使用干净无污染的生活用水,每次煎煮加水时,水量淹过药面2-3cm。根据不同质地药物适当增减用水量。质地坚硬、需久煎的多加,质地疏松、药效易挥发保证基本用水量即可。

②「医生,开大火还是小火?」

煎煮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

③「医生,要不要再煎一次?」

一般来说,一剂药煎2次,最多煎3次。

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待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

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2次。然后把2次煎煮好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次服用。

有些方药材偏少,或者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则适合只煎1次。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我开的中药,感冒药、咳嗽药不需要再煎。

④「医生,每天喝几次?」

一般疾病,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

病情危重者,可每间隔2-4小时服用,昼夜不停;

呕吐及食管有病变的患者可小量频服。

⑤「医生,什么时候喝?」

一般都建议饭后服用,因饭后胃中有较多食物,药物在胃肠不易排空,胃肠更容易吸收药物,同时减少药物对胃肠刺激。

当然,有时候针对不同疗效的药物,服药时间略有所差别。

⑥「医生,喝药期间要注意什么?」

服药期间,为更好发挥药物疗效,在饮食物方面应注意一些服药食忌,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忌食可能妨碍脾胃功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

如生冷、多脂、黏腻及有刺激性的药物。

其实平时尽量都避免喝生冷哦~~

服用中药期间不要喝浓茶,咖啡。

茶中的鞣质与中药成分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降低药效。建议与中药至少间隔1-2小时。

忌服药过量,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催吐药过量会伤脾胃;清热药过量能导致中焦部分阳气衰微;理气药用量过多易耗气伤阴;病邪未净者服补养药过早者会产生“闭门留寇”的后患。

服发汗解表药后,宜多喝热开水或食热稀粥,服后应安卧,以助药力促使汗出,同时忌服酸味食物及冷水。

服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平肝、润肺、明目等药物时,忌酒、蒜、可乐、咖啡、辣椒、羊肉等辛温刺激之品。

服用温经、补阳、涩精止泻、祛风湿、止寒痛药物时,忌食冷饮、生梨、螃蟹、柿子、竹笋等寒凉之品。

皮肤病患者,应忌咸水鱼类、羊肉、臭豆腐、猪头肉等诱发食物;水肿病患者要禁食腌制食品及过量盐。

自我感觉解释清楚啦,开心

预约看诊,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tp/8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