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照中医药理论的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而传统意义上的煎药就是指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饮片的治疗疗效和用药安全。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我们要知道,煎煮用具一般选用砂锅或瓦罐。因为砂锅瓦罐煎药时受热均匀,传热缓,保温性强,煎出的药液性质稳定,能保持原汁原味。煎药忌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影响用药安全性。
二、煎药前最好将中药饮片先浸后煎在煎煮饮片前,可将饮片用水迅速冲淋一下,去除杂质。或者不必清洗直接浸泡,因为有些粉末状药材和水溶性成分的药材水洗之后会使有效成分流失,药效降低。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那么,煎药需要用多少水呢?“明代李时珍曰-其水依方,约二十两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为准。”古人告诉我们,煎药时加水,应加到高出药面2厘米左右或一节手指的高度即可。
三、煎煮火候及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煎煮先用武火(即猛火)将锅烧开后,再改用文火(即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就可以倒出。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腾后再煎煮15~20分钟即可。而滋补药物则需要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慢煎药约40分钟至1小时才能达到最好的药效。
四、特殊煎煮方法特殊煎煮方法,包括先煎药、后下药、冲服药、(熔化)烊化药和包煎药。
01先煎药
用水提前先煎煮15-30分钟,然后将其他药加入同煎。包括矿物和贝壳类:先煎能增加溶解,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包括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龟甲、鳖甲、水牛角等);毒性较大的药物:先煎能降低毒性和毒副作用(包括附子、川乌、草乌)。
02后下药
待其他药煮到最后5分钟时才加入同煎。这是因为某些药物由于含有挥发油,有芳香气味,药性容易挥发,久煎易丧失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时间宜短。如薄荷、木香、豆蔻、砂仁、沉香等。
03冲服药
将冲服药粉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搅拌后服用。有些贵重药材被制成粉剂,冲服的目的是充分溶解利用这些贵重药材的有效成分。(有三七粉)
04(熔化)烊化药
一些胶类药,粘性大,若混煎会导致药液的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溶出,胶亦受一定损失。因此煎煮时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与药汁兑在一起服用。或隔去药渣后再放入加热、搅拌,令其溶解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
05包煎药
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故需包煎,如车前子;附绒毛的中药材,也采用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陶洁
一审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医院陈家琪/陶玲
二审专家:广医院医院易美容
以上为“岭南药学”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和作者及审稿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