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传播健康
太渊学堂为您提供各类民间养生技法,传承、弘扬中医文化。
太:博大,渊:渊源。太渊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太渊是肺经的原穴,肺朝百脉,百脉起于肺,蓄势待发、生气勃勃。
晴明(泻)—决明子
1.穴性、药性释义晴明穴,本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阳跷脉五脉之会穴。在性能中,本穴用泻法,有清膀胱和肝胆热之功效,并疗眼目诸疾:决明子有清肝明目之功能。在归经中,晴明穴入膀胱经,决明子入肝胆经。在治证分类中晴明与决明子同归于清热类。
2.临床应用①晴明穴用于目赤肿痛。组方:睛明、太阳、合谷、曲池、上星。②用于迎风流泪。组方:晴明、风池、头维沿皮刺、头临泣;③决明子用于肝胆郁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组方:决明子、菊花、石决明、木贼、黄芩等。此方来自《证治准绳》。3.应用心得
晴明,顾名思义,使眼睛明亮,因睛明穴能治眼目诸疾,凡眼目的各种病证,此穴都有效果。从眼目而言,眼目为五脏六腑精化所注。因睛明穴为五脉之会穴,张子和说:“目者,肝之外侯也。”又说:“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治疗目赤肿痛的组方中、睛明穴用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太阳穴用三棱针刺出血。以泻太过之急.以助晴明穴清肝胆之热,疗眼目诸疾之力。在以上中药组方中,决明子为主药以清肝明目,以菊花为臣以养肝明目,以石决明为佐,清肝潜阳,以木贼、黄芩为二使,木贼入肝胆血分,疏风散热;黄芩清热盛之血,除肝胆之火。以上诸药以合共达清除肝胆郁热而致目赤羞明之目疾,因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明。单用中药汤剂清热盛之血,除肝胆之火,往往远水不能教近火,如内服汤剂,外以针刺睛明等穴,三棱针针太阳穴出血以清血,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共达理想疗效。
看舌辨体质:
了解体质、辨证调理
视频号名称:中医技法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