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为百病之因”“百病多由痰作祟”,痰阻于肺,会发生气喘、咳嗽、咯痰的症状;痰阻于心,会发生胸闷、胸痛、心悸、心慌、失眠等;痰停于胃,会发生恶心、呕吐、胃胀等症状。
中医一直认为“痰”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中医常说的痰包括经咳嗽、呕吐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也包括不可见的、弥散于全身各经络脏腑组织的无形之痰。现代医学所指的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许多疾病,都与中医所指的无形之痰密切相关。那么,痰的淤积会导致哪些脏器“坏掉”?化痰能治疗哪些疾病?如何化痰?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化痰能治疗哪些疾病?
肺病——通过咳嗽排出的痰,主要分热痰、寒痰、湿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热痰,一般有痰质黄稠、舌苔黄腻的症状,这类人群多有肺病,比如肺炎、哮喘等。治疗多采用“清”法,用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常见的方剂有清气化痰丸等。
肥胖——中医认为肥人多痰,因为肥胖的人脾胃多虚弱,水湿代谢出现障碍,也因此影响了消化功能。这种胖其实是一种虚胖,需用燥湿化痰或是健脾化痰的方法来祛痰治疗。常见的方子是“二陈汤”,即陈皮、半夏。需要提醒的是,肥胖人群祛痰,应该辨证地看,这类方子主要适合于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的肥胖人群。
中风——中风人群常常贪食肥腻,或是体质肥胖,导致聚湿生痰,痰郁化热。中医认为,常吃肥腻的肥胖人群,易患半身不遂。一般采用化痰通络的方法来治疗,最常见的方子是化痰通络汤,主要由生石决明、桑寄生、陈皮、半夏组成,水煎口服即可。
高血压(眩晕)——中医常说的高血压一般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无痰则不作眩”,正是因为饮食不控制,脾胃受伤而生痰,才导致头晕、胸闷、呕吐等不适。常见的治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由半夏、茯苓、白术等祛痰化湿的药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