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熄风药
1.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熄风药。
2.药性特点:入肝经,多虫药、贝壳药、矿物药。
3.主治: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肝风内动证(眩晕,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痉挛,四肢抽搐等)。
一.平肝潜阳药
平肝潜阳药:药性多偏寒凉。因多为贝壳或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征,平肝潜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类、矿石类平肝潜阳药多具苦味,归经均以入肝经为主。
主要适用于:
①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②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头昏头痛;
③虚阳上扰烦躁不眠等证。
药物:1.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煅决明∶收敛,止血,制酸止痛。
2.珍珠母∶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明目退翳,燥湿敛疮。
3.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
4.牡蛎∶潜阳补阴,软坚散结,重镇安神;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5.代赭石∶平肝潜阳,凉血止血,重镇降逆。
6.刺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止痒,明目。
7.罗布麻叶∶平肝安神,清热利尿,降压。
二.息风止痉药
息风止痉药:药性多偏寒凉,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甘味,各药均以入肝经为主。
息风止痉药适应于:
①热极生风或肝阳化风等肝风内动病证;
②破伤风、癫痫及惊风抽搐病证。
药物:
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清肺热。
2.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3.牛黄∶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
4.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5.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6.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祛风止痛,止痒。
7.地龙∶息风定惊,清热,通络,平喘,利尿,降压。
8.钩藤;息风定惊,清热平肝,清热透邪,定惊止搐。
平肝息风药小结
1.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羚羊角、钩藤、天麻
2.具有降压功效的药∶罗布麻叶、地龙
3.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的药∶刺蒺藜、天麻、僵蚕
4.治疗温毒发斑的药∶羚羊角、生地、玄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升麻、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5.牛黄∶每次0.15-0.35g,入丸、散剂。
6.具有制酸止痛功效的药∶煅石决明、煅牡蛎
7.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煅决明∶收敛,止血,制酸止痛。
珍珠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明目退翳,燥湿收敛。
相同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8.牡蛎∶潜阳补阴,软坚散结,重镇安神;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龙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相同功效∶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
9.珍珠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明目退翳,燥湿收敛。
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
相同功效∶镇惊安神,明目退翳,敛疮。
10.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煅决明∶收敛,止血,制酸止痛。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降压。
相同功效∶清肝明目。
11.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清肺热。
钩藤∶息风定惊,清热平肝,清热透邪,定惊止搐。
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相同功效∶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12.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13.牛黄∶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
熊胆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相同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
?图文来自网络,仅做学习笔记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是中医笔记的第13/30篇~
这是日更的第13/30天~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