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周过去啦~大家有没有努力学习呢?
先来几道题热热身吧~
A1型题
1.下列各项,不具有祛风、止痉功效的药物是()
A.防风
B.蝉衣
C.僵蚕
D.蜈蚣
E.刺蒺藜
2.平肝降逆宜生用,止血宜煅用的药物是()
A.石决明
B.朱砂
C.磁石
D.牡蛎
E.代赭石
3.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刺蒺藜
B.决明子
C.石决明
D.夏枯草
E.羚羊角
4.下列各项,不属牛黄功效的是()
A.清热解毒
B.凉肝息风
C.清热燥湿
D.化痰开窍
E.清心醒神
A2型题
患者女,60岁。素有高血压病史,猝然昏厥,不省人事,两手紧握,牙关紧闭,右侧肢体偏瘫。拟用麝香开窍醒神,药量是()
A.0.03~0.1g
B.0.3~0.5g
C.1~3g
D.5~10g
E.15~30g
复习完上期内容
快来跟随小编继续复习本期补虚药吧~
第二十二单元补虚药
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根据“甘能补”的理论,大多具有甘味
补气药:治疗气虚证,见气短、乏力、头晕、脉虚无力、舌淡等。
补阳药:治疗阳虚证,见畏寒肢冷、便溏尿清、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色晦暗、舌淡脉迟等。
补血药:治疗血虚证,见头晕耳鸣,面唇甲色淡,舌淡,脉细等。
补阴药:治疗阴虚证,见夜间盗汗、虚烦失眠、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等。
配伍方法
因证选药,对应气、血、阴、阳、虚分别选择对应药
注意事项
(1)补虚药要防止不当补而误补。应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
(2)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应注意补而兼行,使补而不滞。
补气药药名
功效
特色与记忆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
大补元气,拯危救脱要药
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反藜芦
党参(与人参鉴别)
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气血双补
人参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安神益智、益气壮阳,治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及阳痿证
党参补气力弱,能养血,可治血虚证等
太子参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黄芪(与人参、白术鉴别)
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为补中益气的要药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心脾肺气,安神增智,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
黄芪主补脾肺气,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等作用
白术主补脾气,补气燥湿治脾虚水湿痰饮内停诸证,补气安胎等
白术(与苍术鉴别)
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均可以健脾燥湿,白术以健牌益气为主,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用在是湿浊内阻偏实的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脚肺肾,固精止带
入肺、脾、肾
白扁豆
补脾和中,化湿
甘草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
补中,燥湿,止痛,解毒
补阳药药名
功效
特色与记忆
鹿茸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服用本品宜从小剂量开始,凡发热者均当忌服;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紫河车
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补肺气,益肾精,纳气平喘,单用有效
淫羊藿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巴戟天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仙茅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治腰痛之要药
续断(和杜仲鉴别)
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杜仲补益作用较好,安胎、降压,治肾虚腰酸、胎动不安、滑胎及高血压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
续断补肝肾、强腰膝,安胎作用不及杜仲,行血通脉、续筋骨,为补而不滞之品
肉苁蓉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补骨脂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脾肾阳虚五更泻
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健脾开胃摄唾
菟丝子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蛤蚧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冬虫夏草
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锁阳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补血药???药名
功效
特色与记忆
当归(与熟地鉴别)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为妇科调经要药,为活血行气之要药
当归补血行血,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润肠通便,治血虚肠燥便秘证
熟地黄功专补血滋阴,益精髓,为补益肝,肾精血要药,治肝肾精血亏虚诸证
熟地黄(与生地鉴别)
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为补血之要药、补肾阴之要药
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热入营血、阴虚发热诸证,滋阴力不及熟地黄
熟地黄性温,补血滋阴,益精髓,治血虚证及肝肾亏虚诸证
白芍(与赤芍的鉴别)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白芍补、收为主
赤芍泄、散为主
阿胶
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入汤剂宜烊化,止血又补血,为补血要药
何首乌
制用: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龙眼肉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补阴药药名
功效
特色与记忆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反藜芦
鉴别:南沙参化痰、益气
北沙参养阴、清热生津之力优于南沙参
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
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麦冬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与麦冬鉴别)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天冬甘苦大寒,清火润燥之功强于麦冬,滋肾阴而降虚火,作用部位偏下(肾)
麦冬甘微寒,滋阴润燥清热力弱于天冬,滋腻性较小为特长,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治胃阴不足口渴、阴虚火旺之心烦不寐及心神不安等证。
凡心肺胃阴伤有火之证皆用之,作用部位偏上
石斛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阴虚外感
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平补气阴之佳品
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墨旱莲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
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先煎
鳖甲(与龟甲相鉴别)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先煎
龟甲又能补肾健骨、养血补心,凡阴血亏虚所致筋骨痿弱,妇女崩漏、失眠、健忘等诸症为良品
鳖甲长于退虚热、软坚散结,常用于癥瘕积聚、肝脾肿大、闭经等证
本期答案:A1型题1.E2.E3.C4.CA2型题A
下期将带领大家复习
收涩药及其他相关知识,敬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