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医案戴裕光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

袁某某,男,6岁。

初诊(年4月2日)主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2年。患儿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自主眨眼,口角抽搐。医院诊断为小儿多动症。服药治疗疗效不佳。现症:患儿多动,不思食,寐差,烦躁,大便日一行,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沉。

杭白芍15g,甘草6g,川桂枝4g,淡干姜4g,

大枣12g,龙骨12g,牡蛎12g,浮小麦15g,

谷麦芽各9g,鸡内金9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4月10日)服药后进食、夜寐稍好,舌淡红,苔腻,前服桂枝汤加龙牡加甘麦大枣汤有效,再以加减。

桂枝4g,龙牡各15g,甘草6g,淡干姜4g,

大枣12g,白芍15g,浮小麦15g,鸡内金9g,

地龙6g,生石决明12g,山药12g,茯苓9g,

谷麦芽各9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午6月20日)一般可,其母诉:多动已除,三天来咳嗽,夜甚,黏痰,流脓涕,舌淡红,苔薄,脉浮。

龙骨12g,牡蛎12g,浮小麦15g,甘草4g,

大枣12g,女贞子12g,桑寄生12g,蝉衣6g,

白僵蚕6g,前胡9g,杏仁6g,生石膏15g,

天花粉10g。象贝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患儿以不自主多动(好动、眨眼等)为特征。且伴嗜零食,纳食饭、蔬少,属中医慢惊范畴。《内经》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更齿长”。患儿年幼,肾气未充,先天不足,加之后天饮食失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土虚木侮,虚风内动矣。治疗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为主。其中桂枝汤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廿麦大枣汤主之”,本用于针对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肝郁化火,伤阴耗液,心脾两虚的脏躁证。现用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方中桂枝调和营卫,温经通阳;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淡干姜和胃温中;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麦芽疏肝,消食和中;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浮小麦益气、除热、助心气;鸡内金运脾消食;龙骨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镇静安神;牡蛎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二诊可见服药已小有成效,寐稍好,舌淡红,苔腻,故守方,加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地龙清热熄风、通络;山药益气养阴,补肺、脾、肾;茯苓健脾,安神。加强健脾,平肝熄风之力。三诊得知患儿多动症已除,获得近期疗效,说明药证合拍。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戴裕光医案医话集

图书作者:戴裕光编著

出版公司: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1月

图书简介

戴裕光,男,生于年5月,北京市人。著名中医药学家,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现为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年被重庆市人事局、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重庆市名中医”称号。

戴教授出生于医药世家,其外祖父董晓峰公曾在京城业医,父亲戴世昌(字其五)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技师,毕生从事生药的研究。教授幼时即耳濡目染,皆是医药济世救人的情怀。成年后于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在6年的系统学习中先后师从当代中国中医名家秦伯未、祝谌予、赵绍琴、任应秋、李介鸣、方鸣谦等先生。颇得中医真传。其间多次随老师到京郊厂矿及联合诊所临床应诊,教授当时作为班长组织老师临床讲课,带领同学整理笔记并亲自刻板,油印成册,保留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年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医院,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已四十余年。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关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zy/5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