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dfzj/
菊花是中国原产花卉,历来为士族与老百姓所喜爱。菊花是人们传诵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历史上最著名的爱菊之人首推陶渊明,他封官挂印,一曲归去来兮辞,只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作为下层士大夫,本无心仕途,爱菊应该最出于自然之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而写下《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唐代诗人元稹,其真实的人生标签实际是官至宰相的大贵族,只不过仕途多舛,其爱菊之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宣泄吧。
满城尽带黄金甲
可是偏有多次落第,不甘沉沦,继而起义称帝,复又失败,终致唐朝在藩镇割据中灭亡的黄巢,给菊花蒙上了一层肃杀之气。他的《不第后咏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满地透露出改天换日的强烈追求。起义中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也许从诗中取意吧。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其实在早于上诗的青少年时代,黄巢就写过另一首胆大包天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青帝指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这首诗与武则天的《腊日宣诏幸上苑/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简直是一样的霸气冲天。
当然,作为诗人,抒发感情,挥洒才气,是没有问题的。可要是以此为志,做出违逆天时、颠倒乾坤的实际行动来,这样的才气就是戾气,这样的诗作就是毒葩。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关于菊花诗,以上的评论恐怕都过于严肃。那就换一点幽默轻松的题材,虽然还是咏菊,却带了故事情节,而且主人公还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想来读者不厌一睹吧。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讲的是王安石与苏轼以咏菊较才的故事:
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跃入苏轼眼帘,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后,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来菊花也。”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当然这是冯梦龙的故事小说,当不得真。苏轼被贬黄州时,王安石已辞官归田,自然不可能为一首菊花诗而计较并将苏轼发配到黄州。
真实的情况是,王安石虽然与苏轼在政见上时有相左,但也是颇有胸襟之人。在得知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王安石心急如焚,急忙上书皇上,说苏轼是人才名士,圣君不当诛杀。就这样救了苏轼一命,才有了苏轼发配黄州的故事。可见苏轼被贬黄州,既与黄州菊花无干,也与王安石无干。
欧阳修弄斧王介甫
但故事的梗概确是有历史来源的,不过主人公换成了王安石与欧阳修。
据北宋奸臣之首的蔡京儿子蔡绦所著《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其中有“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
据考证,《西清诗话》成书于宣和五年(公元年)九月以前,此时距王安石去世的年也就不到40年的光景。以蔡绦对王安石诗文的崇拜,把这件轶事记录下来,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那么,菊花到底落还是不落呢?其实,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
老百姓对菊花的寄托
吉祥长寿、治病救人
秋菊又被老百姓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历来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就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菊花可供观赏,又可药食两用,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上品。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其中怀菊又被誉为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之一。
行文至此,不禁感慨,还是真正学一学下面的菊花药用知识,比叶公好龙地假充斯文实在得多。当然这是小编的小人之心,风雅高致的您,一定是上下求索的!
菊花(植物药)
01
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四川、山东、河北等地亦产。
02
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03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04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05
本品辛香轻散,甘寒清润,苦寒清解,能升能降,泻中有补。入肺经,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泻热益阴而清肝明目;又善平抑肝阳,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06
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见发热、头痛、咳嗽等,常与桑叶、杏仁、连翘等同用。
2.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与石决明、白芍、钩藤等同用。
3.用于目赤肿痛,两目昏花。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常与桑叶、夏枯草等清肝热药同用;治肝肾精血不足所致两目昏花、视物不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
往期
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期(地黄)为什么叫它“地髓”?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期(熟地黄)“张熟地”指的是谁?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期(山茱萸)谁是六味地黄丸的骨鲠之臣?谁是“救脱第一要药”?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期(吴茱萸)重阳节插茱萸,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期(山药)世间有此物,皇帝何嚣狂?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期(牡丹皮)武则天冲冠一怒为哪般?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期(茯苓)你会区分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吗?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期(泽泻)范仲淹为什么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期(阿胶)“阿胶止黄河之浊”啥意思?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0期(黄芪)没有它,不信中医的胡适几乎坐以待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1期(党参)它原来是人参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2期(明党参)“留得青山在”,它已是濒危物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3期(人参)俗如棒槌,雅如状元,人参“何求”?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4期(丹参)三伏天穿棉大衣的人有救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5期(苦参)比哑巴更说不出的味道!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6期(当归)“文无”之名何解?忠孝不能两全!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7期(白术)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8期(牛黄)扁鹊无心插柳,妙手回春!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9期(水牛角)慈禧太后的“洗脚水”能治病?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0期(麝香)环肥燕瘦,倾城倾国!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1期(珍珠)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2期(朱砂)谁排《神农本草经》第一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3期(雄黄)为什么“信口雌黄”不作“信口雄黄”?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4期(栀子)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5期(郁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是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6期(冰片)天长地久有时尽,唯将旧物表深情!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7期(鸡血藤)汁如鸡血,殊胜无比的“空行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8期(紫河车)阴阳之交,乾坤之始,胎兆而乘载于万里天河!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9期(骨碎补)治疗牙齿松动,缺不了这味中药!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0期(漏芦)松花江畔紫花生,青囊未传自有传!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1期(五味子)实至名归的五脏调养佳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2期(牛膝)走而不守,以通为补,引血下行!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3期(肉桂)西施喑哑难成曲,肉桂奏功只为寒!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4期(龙眼肉)龙眼无罪,怀璧其罪!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5期(大枣)鲁迅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6期(酸枣仁)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的异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