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风 http://m.39.net/pf/a_4693375.html
■中国美容医学新闻中心
编者按:上前牙种植是通过手术将类似于牙根形态的种植体植入上颌组织内,以获得骨组织固位支持的一种牙缺损修复方法,能为患者提供与天然牙功能、结构及外形基本一致的效果。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上前牙种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牙神经损伤、上颌窦穿孔及邻牙缺损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修复效果,还会诱发种植体周围炎症及种植体脱落。段子文等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软组织塌陷、牙槽骨吸收萎缩等有关,且患者全身状况与局部条件及种植系统的选择不同,种植修复的成功率或存留率也有差异。据临床经验分析,上前牙种植体植入后,唇侧骨板厚度需大于2mm,才能避免种植点骨量不足的出现。引导骨再生技术作为诱导牙周膜细胞冠向移动、生长分化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条件下促进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再生,形成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增量,达到种植体的长期稳定。
为明确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修复效果,医院口腔外科李剑平医生团队,对例上前牙种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方法选择上前牙种植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修复技术;研究组:70例,采取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后对两组Furhauser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评分、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技术。阻滞麻醉或局麻后,在种植点牙槽嵴顶作H形切口,暴露牙槽骨面。在给予冷却处理的情况下,用大号球钻对尖而窄的牙槽骨进行平整处理后,用小号球钻定位并穿透骨皮质,再改用成型钻钻出种植体所需的深度和宽度,即牙槽窝。植入瑞士ITI亲水种植体,并注意种植体肩台勿高出牙槽嵴顶,协调邻牙的牙龈轮廓,常规缝合软组织。术后立即冷敷术区,给予对症治疗,当天进食流质食物,避免24h内漱口或刷牙,拆线后的3~6个月严格清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用软毛刷或棉条清洗种植体基台,随时观察种植体及创面恢复,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二期手术的时机与实施,根据成骨情况进行确定。
研究组:采取引导骨再生技术,按对照组的方法植入种植体并等其初期稳定后(3~6个月),在种植体骨缺损周围的皮质骨上钻孔到松质骨,颊腭侧不进行处理。将骨缺损区新鲜血液与人工骨粉充分混合,植入骨缺损区并压实,以形成完好的牙槽骨结构,使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得到丰满;然后将胶原膜覆盖在种植区域上,并在骨膜上固定胶原;复位软组织,常规缝合伤口。术后给予抗生素、冰敷预防感染、消肿及缓解疼痛,用洗必泰或防腐药液漱口,忌烟酒1个月,注意保护种植体及其邻牙,切忌咀嚼硬物。术后3~6个月根据种植体及软组织情况进行冠修复。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位口腔科临床经验十年以上的主治医师进行。
*本文12张图,此处展示4张图
2结果两组负重6个月的Furhauser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负重12个月的Furhauser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总分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种植牙负重12个月的近中、远中种植体骨边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14%,显著高于研究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
上前牙种植中运用引导骨再生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修复效果,减少种植体骨边缘吸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引用格式:
李剑平,石燕萍,高学舸.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中的修复效果与美学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30(6):-.此文为精简文,欢迎查阅全文/引用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登录微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