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调剂中,“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饮片的容器。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五六百种至上千种),而且其质地坚松不一。
为了将这些品质各异、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合理有序地存放,中药业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中药药斗“斗谱”。
斗谱编排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斗及斗内前后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
药斗的设置
药斗均为多格抽屉式组合柜,一般传统老师药斗为“横七竖八”排列。每个大斗分为3格(个别用量大的饮片也可分为2格),每格存放一种饮片。在整架药斗最下层专设3个特大斗,每斗2格,用于存放质地轻泡的饮片,亦有的特大斗安置在调剂台内侧,更便于取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中医药的发展,现在的中药橱柜药斗数量均少于这种老式药斗的数量,目的是为了便于移动和搬运的方便,同时在外观和用材上也都有鱼老式药斗的材料,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中医药的需求。
斗谱编排原则
饮片无论用量大小、质地如何,拜访均需依据中医处方用药的配伍规律和中药的性能而设置。由于中医药处方遣药,多以历代传统名方为基础,根据患者病症,进行药物加减而成的,所以在饮片摆放时尽量将处方中经常配伍应用的饮片存放在一起,便于调剂时查找。
常用饮片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时称取。如当归、白芍与川穹;黄芪、党参与甘草;麦冬、天冬与北沙参;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
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计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等。
质重饮片(包括矿石类、画室类和贝壳类)和易于造成污染的饮片(炭药类)应放在斗架的底层。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石膏、寒水石与海蛤壳等。炭类药;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芩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榈炭与蒲黄炭等。
质地松泡且用量大的饮片应放在斗架最下层的大药斗内。如灯心草与通草;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紫苏梗等。
特殊中药的存放
为了避免差错事故,有些形状类似饮片和相反、相畏饮片不能放在一起或不宜放入斗内,防止因疏忽造成意外事故。
形状类似的饮片,如山药片与天花粉片;灸甘草片与灸黄芪片;桂枝与桑寄生;天南星片与白附子片;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
配伍相反的饮片,如乌头类(川乌及草乌)与半夏的炮制品、瓜萎(瓜萎皮、瓜萎子、瓜萎霜及天花粉);甘草与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与人参、党参、西洋参、丹参、南沙参、北沙参、玄参、苦参、白芍、赤芍、细辛均不宜放在一起。
配伍相畏的饮片,如丁香(包括母丁香)与郁金(黄郁金、黑郁金);芒硝(包括玄明粉)与荆三棱;各种人参与五灵脂;肉桂(官桂)与石脂(赤石脂与白石脂)均不宜放在一起。
为防止灰尘污染,有些中药不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如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生蒲黄、血竭面等,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盖中,以保持清洁卫生。
细料药品(价格昂贵或稀少的中药)不能存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应设专柜存放,由专人管理,每天清点账物。
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品种和制度存放,绝不能放一般药斗内,必须专柜、专账由专人管理,严防意外恶性事故的发生。如川乌、草乌、斑螯等27种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罂粟壳。
本文系今日药店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店小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