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肖国士教授治疗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临

案1李某,女,61岁。

初诊:高血压已10余年,右眼突然失明4天。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左眼0.2。双眼外观正常。右眼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进。左眼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呈铜丝样,动、静脉比例为l:2,交叉压迹明显,黄斑部较暗,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血压l80/毫米汞柱。伴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夜寐盗汗,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脉弦数,舌绛少苔。诊断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辨证:肝胆火盛、血热瘀阻。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主方:清肝泻火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20g,槐花、石决明各15g,焦栀子、当归尾、赤芍、龙胆、黄芩、白芷各10g,黄连、炙甘草各6g。每日l剂,水煎服。

复诊:服药l0剂,睡眠佳,盗汗止。视力,右眼0.2,左眼0.5。右眼玻璃体积血部分吸收。眼底图象模糊可见。继用前方加丹参l5g,再进l5剂,头晕减轻。视力右眼0.5,左眼0.6。右眼底出血已完全吸收。血压/86毫米汞柱。嘱服知柏地黄丸2个月,调理巩固。

按语:方中龙胆泻肝火,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心火,梔子泻三焦之火;石决明平肝潜阳明目;生地黄滋阴凉血止血;归尾、赤芍活血破瘀而生新;槐花凉血止血;以清血热;白芷祛风止头痛;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共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活血散瘀之功。

案2言某,男,42岁。

初诊:患高血压已8年,长期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正常偏高范围内。近日视力下降。现右眼视力O.2,左眼视力0.3。双眼底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视网膜上有出血、渗出斑。伴情志抑郁,胃纳减少,胸闷多气,心烦喜呕。脉弦涩,舌质暗红,并有瘀斑。诊断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辨证:肝郁化火,气血瘀滞。

治法:清泻肝火,活血化瘀。

主方:活血化瘀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熟地黄、丹参、夏枯草、墨旱莲各15g,川芎、当归尾、赤芍、泽泻、郁金、桃仁、川牛膝、昆布、海藻各10g,红花6g,云南白药(冲服)0.3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15后,病情明显好转,眼底出血范围缩小,视力右O.4,左O.5。继用前方加石决明、枸杞各15g,菊花10g,服30剂善后,双眼视力恢复到O.8。

按语:方中用当归尾、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生地黄、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川芎、郁金行气活血;泽泻利水排湿;夏枯草、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墨旱莲、云南白药凉血止血;川牛膝引血下行;后加石决明、枸杞、菊花补肝明目。全方共奏活血通络、滋阴清热、软坚散结、养肝明目之功。

案3徐某,女,52岁。

初诊:患高血压已9年,视力突然下降1周。现视力右O.2,左0.5。双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视网膜上有出血、渗出斑。伴性情暴躁,头晕目眩,面赤口苦,手足麻木,舌质红,脉弦有力。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辨证:肝阳上亢,迫血妄行。

治法:平肝潜阳,凉血止血。

主方:天麻钩藤饮。

处方:石决明、桑寄生各24g,益母草、夜交藤、钩藤15g,川牛膝、杜仲各12g,天麻、栀子、黄芩、茯神10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15后,头晕目眩,面赤口苦,手足麻木明显好转,眼底出血范围缩小,视力右O.4,左O.6。继用前方加枸杞各15g,菊花10g,服30剂善后,眼底出血吸收,双眼视力右O.8,左1.O。

按语:方中石决明、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栀子、黄芩清肝泻火,以折亢阳之势;杜仲、牛膝、桑寄生补肝肾以涵木;益母草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夜交藤、茯神养血安神。后加枸杞、菊花养肝明目。共奏平肝潜阳,滋水涵木、养肝明目之功。眼底有新鲜出血者加白茅根30g,槐花10g;胸闷痰多者加竹沥30g,胆南星10g;两尺脉虚大者加熟地黄15g,山茱萸10g。据现代药理研究,钩藤、石决明、桑寄生、益母草、黄芩等均有降低血压之作用。

案4谢某,男,55岁

初诊:患高血压已9年,视力突然下降1周。现视力右O.3,左0.4。双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视网膜上有出血、渗出斑。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口干咽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脉细数,舌质红,苔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辨证:阴虚阳亢,血络瘀阻。

治法:滋阴潜阳,活血通络。

主方:滋潜活络汤。

处方:珍珠母30g,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女贞子,桑寄生各15g,茺蔚子、麦冬、天冬、沙参、石斛各12g。每日l剂,水煎服。

复诊:服15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口干咽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明显好转,眼底出血范围缩小,视力右O.4,左O.5。继服前方30剂,上述诸症消失,眼底出血吸收,双眼视力右O.6,左O.8。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按语:方中熟地黄、麦冬、沙参、石斛、天冬滋阴生津;女贞子、茺蔚子补肾明目利水;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丹参、桑寄生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之功。失眠多梦加炒枣仁、柏子仁各10g;头痛者加钩藤、菊花各10g;四肢颤动、麻木加天麻10g,全蝎6g。

案5张某,男,57岁。

初诊:患高血压病已9年,右眼视物不清,视力右眼0.3,左眼1.O。右眼乳头周围视网膜血管呈弥漫性火焰状出血。双眼底见A:V=1:2,动脉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压迫明显,黄斑光反射消失。血压/毫米汞柱。伴眩晕头痛,少食多寐,胸闷呕恶。脉弦滑,舌质红,苔白腻。诊断为右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辨证:痰瘀互结,目络受阻。

治法:涤痰祛瘀,通络明目。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石决明、白茯苓、墨旱莲、夏枯草各15g,炒白术、广郁金各12g,明天麻、广陈皮、法半夏、石菖蒲、炒枳实、红花、桃仁泥各9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l5剂后,眩晕头痛,少食多寐,胸闷呕恶等症状减轻,血压/90毫米汞柱,眼底出血大部吸收,视力右0.8,左1.2。再以前方加减服1个月善后。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按语:方中陈皮、半夏化痰除湿;白术燥湿和胃;天麻熄风平肝;枳实、郁金、桃仁、红花行气化瘀;共奏和胃涤痰,祛瘀明目之功。头痛甚者加蔓荆子、防风;痰浊化热加黄连;痰多呕恶加代赭石、竹茹;视盘水肿加茺蔚子、琥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jueming.com/smpz/5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