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63504.html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第一篇: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了一首温胆汤,但与前方相比减少生姜的用量,增加了茯苓和大枣两味药,主治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或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摄,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肿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其主治内容已从“胆寒”变为“心胆虚怯”,并明确提出其病变机制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温胆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类病症,其中以治疗精神神经症状为主的病症疗效显著。很多人都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调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下面就上述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一、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胆腑对于全身气机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其与肝一起主司全身气机。肝与胆相表里,属木,均有疏泄功能。一般多论及肝主疏泄,而不谈及胆,其主要是受“胆附于肝”观点的影响,人们习惯于详肝略胆。☆一阳初生,胆启运全身阳气胆主疏泄是指胆气生发、条达,具有运转枢机,通畅三焦,升降水火,特别是流通气血之功。胆居于少阳,可以启运全身阳气。少阳为一阳初生,在天有如冬去春来,旭日东升,意蕴阳气生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势,在人体则寓少火之象,游行上下,以成温煦长养之功。依照李东桓对此的理解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胆主少阳枢机胆执掌少阳枢机,《素问·阴阳离合》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胆可通达表里、阴阳、上下,使五脏六腑气机畅达,升降出入正常,生命活动才得以进行。☆胆为相火寄藏之府其次,胆寄藏相火,如蒲辅周所言:“相火乃肾中真阳,寄藏于肝胆之中,前任用春天温暖之气加以比喻,实谓其为人体生发之气”。☆胆涵敛肝阳,有助于肝气疏泄另外胆汁可以涵敛肝阳,胆的正常功能也有助于肝气的疏泄。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亦如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所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应该说胆对其他脏腑的调理过程主要是通过对其气机的调畅作用而发挥功能的。二、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理☆通过化痰利胆以助运全身气机化痰以利胆,胆清则气转。《三因方》中所言:“气郁生涎,涎与气搏”道出了温胆汤所主的病因病机。诸因失调,气滞先生无论是七情失调,还是外感邪气,或是瘀血、痰涎等病理产物都容易引起局部或全身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机紊乱。气机紊乱可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机横犯等多种形式,其中除部分气陷由气虚所致外,气逆、气机横犯则大多是在气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气滞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初级的病理产物。气滞脾胃,易生痰涎,又因为土得木则达,木郁则土不达,土不达则脾胃失其运化而易生痰涎。所以,气滞最初的病理产物正是痰涎。许多人情绪紧张时会出现胸闷、善太息等症状,可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梅核气的症状,其道理正在于此。气滞和痰涎,郁胆扰胆另外,肝与胆互为表里,虚证责之于脏,实证责之于腑。气滞属实证,痰气互结亦为实证,气滞和痰涎作为病理产物藏于中空的胆腑,导致郁胆扰胆,影响其正常功能。气机紊乱导致的痰气互结证的病理特点可以概括为:病在肝而表现于胆,即病起于肝气失疏,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则蕴藏于胆。《黄帝内经》云:“胆为中精之腑”,其以清净为顺,喜和而恶郁。纵观温胆汤方,半夏+陈皮半夏为化痰圣药,陈皮理气化痰,两药合用可燥湿化痰;茯苓+甘草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甘草健脾益气和中,二药共奏健脾利湿、益气和中之效;竹茹+枳实竹茹甘凉,清热化痰,为少阳腑热、痰热要药,枳实微寒,理气行痰、消积除痞,两药合用有清热化痰之功。全方寒温均衡,均以治痰见长。温胆汤如此化痰之力正可为胆腑“排除干扰”,使胆腑安和清净,从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温胆汤“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血证论》对此亦有论述,曰:“二陈汤为安胃祛痰之剂,竹茹清膈上之火,加枳壳以利膈上之气。总求痰气顺利,而胆自宁”。另外,“百病皆由痰作祟”,气滞易生痰涎,同样,痰涎作为有形实邪也易壅塞经络,加重气滞不通,从而变生多种症状。温胆汤化痰力强,可以祛除痰涎实邪,疏通经络,有利于气机升降出入恢复正常。☆通过调理脾胃气机以调畅全身气机痰气互结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气机上逆,因为病属于实证,气机当上逆和横逆。土得木则达,肝胆疏泄功能正常可以促进脾胃的升降和运化,同样,肝胆气滞也易困阻脾胃,使得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正所谓“邪在胆,逆在胃”(《灵枢·四时气》)。另外,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也会有助于肝胆气机的升降,肝气会协同脾气的宣布而条达全身,胆汁亦会借胃气的通降之力下行以助消化。胃失和降势必会影响胆汁下行,严重者会挟胆汁上逆,而表现出口苦、恶心、烦躁、惊悸、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再看温胆汤一方,君-半夏半夏“辛温善散,辛能理气开郁,温能攻表和中,所以风、寒、暑、湿四气相搏,郁滞不清,非半夏不能和,七情、六郁、九气所为,结塞于中,非半夏不能散”(《本草汇言》);臣-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陈皮辛苦,健脾理气和胃;茯苓淡渗;枳实苦降,下气消痞;竹茹更为“下气止呃之药也”(《本草汇言》);佐使-姜枣再以健脾和胃的姜枣为辅,全方以化痰为主,以降气为纲。所以温胆汤可以通降胃气,以利胆气,从而疏解肝胆之郁,达到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另外,根据李东垣的观点,脾胃气机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对全身气机的通畅有着重要意义。正如吴达《医学求是》论:“诸脏腑之气机,五行之升降,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而温胆汤可以理气化痰,平逆胃气,补养脾气,促使脾胃中焦气机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第二篇:温胆汤很简单,只有寥寥六味药,这六味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前面四味就是二陈汤,是治痰湿的总方,无论是有形的痰还是无形的痰,二陈汤都能给它化开,加上竹茹和枳实,降肺胃胆之气,整个方子降气化痰的作用就加强了。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各6克,陈皮9克,茯苓4.5克,炙甘草3克古人讲,胆为春生之气,春天为温和生发的季节,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胆气才能条达。所以温胆温胆,不是让胆温暖起来,而是把它调理到春天的状态。像冬天的大寒,夏天的大热,胆都不喜欢,你吃寒凉的食物也好,燥热的食物也好,都是伤胆的。中医就是要“养其真,顺其性”,如果你不能回到温和的食物与性格中去,身体又怎么能安分下来呢?温胆汤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使用,这里总结了10个方面。1、从痰的层面来用温胆汤温胆汤在当下用的最多的就是治痰湿。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吃的多,动的少。在家坐着,出门坐公交、坐地铁,工作的时候,大脑在飞速运转,腿脚却是一动不动的。吃和动之间本来应该保持平衡,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了,那么,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可能就只有百分之五十被消耗掉了,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就会变成病理产物——痰湿。一个人经常咳吐痰浊,容易困倦,睡觉时鼾声如雷,面部皮肤爱出油,那就是明显的痰浊作祟。在这个营养过剩、痰湿过多的年代,真的很需要温胆汤,来为身体减减负。2、从气的层面来用温胆汤《内经》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意思是说胆在我们人体当中扮演着“一把手”的角色,我们的所思所想能不能、要不要付诸行动,最后全由胆来拍桌子决定。如果一个人突然由原来的果敢、说一不二变得优柔寡断、胆小怕事,那就说明他的胆气变虚了。胆气为什么变虚了?前面说了,胆为春生之气,长期的大热大寒使它不能保持“中正”了,所以要养好胆,就要时刻谨记这个“温”字。3、温胆汤是壮胆第一方,比如,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心神不定,易受惊吓,或者是因为某件事情经受了过度惊吓的,直接用温胆汤就有效。4、从怪病的角度来用温胆汤中医上有句老话,怪病从痰治。有的人经常感觉咽喉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时有时散,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实物,这就是痰气阻于咽喉。还有的人常年头痛,脑袋昏昏沉沉的,像六七月的梅雨天,这是痰气上扰,阻碍了头部清气的正常运行......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难杂病,久治不愈的,应该从痰的方面来考虑,把痰去掉了,疾病也就缓解了。5、失眠温胆汤,官方记载是主治“胆寒“之”虚烦不得眠”,我们知道,寒则凝滞,由脾胃产生的湿气在胆腑里慢慢凝聚成痰,这痰久久不除就会化热,胆气本来应该是要往下走的,现在有了热,热往上走就会干扰心神,心神不宁人自然就睡不着了。6、减肥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痰湿体质的人大多体型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容易浮肿,中医说减肥不是说减肉,而是通过调理你体内的大环境,使其升降有序,该升的升,该降的降,痰湿就是浊阴,浊阴肯定要往下走,也要考虑到温胆汤的思路。7、排便不畅痰湿之人通常会有脘腹胀满的感觉,这是痰湿壅堵在肠道,导致排便不畅,质地粘腻,这时也可以考虑用温胆汤。8、从舌象上来看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厚腻,发白或者黄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中黏腻,不清爽,这些都可以看成是痰浊不能下顺。9、痰湿之人去体检,其血糖、血脂可能会明显偏高,还有像冠心病、动脉硬化、脑中风、痛风等,按中医辨证属于痰浊的都可以考虑使用温胆汤。10、从神的角度来用温胆汤中医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站在精和气的角度,就是在痰和气的层面来用温胆汤,如果往高一层来看,就是站在神的角度来用温胆汤。当今高压的社会环境下,精神疾患也越来越多,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资料显示,有严重抑郁的女士,每年一入秋,心情就开始低落,不喜欢与人交流,害怕出门,每每触景伤情,黯然神伤,入冬后最重,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开春,才有所缓解。后来去看了当地一位的老中医,老先生一番辨证后,说她是痰瘀内阻,遂开了四剂温胆汤。四剂药喝完以后感觉精神一天好似一天,她笑着说,是温胆汤给了她生活的勇气。第三篇:温胆汤】竹茹、枳壳,云苓,陈皮加苏子10g、莱菔子15g、葶苈子10g(便溏用炒葶苈子,不溏用生葶苈子)、鱼腥草30g、生薏苡10g。加鱼腥草30g、芦根15g(最好鲜芦根60g榨汁)、生薏仁15g。桃仁10g、杏仁10g、白花蛇舌草30g、车前草30g。(薏苡仁g以上煮粥)第一肿瘤病人做了放疗、化疗中毒。一个就骨髓像低了,另是舌苔厚腻,不能吃饭。不搞辨证论治也就三下子:第一,清热解毒;第二,以毒攻毒;第三,软坚散结。舌苔这么厚腻,清热解毒也好,以毒攻毒也好,都影响舌苔,病人越来越不想吃饭。先开胃口,胃气为本,我就用温胆汤,就用保和丸。两个礼拜以后病人都到我这来了。胃口开了。原来睡也不香,治疗肺癌睡的很香,这一两饭吃不了,现在能吃二两饭了,能让我吃了很有救。但是前提苔腻。苔假如不腻是虚证,不用温胆汤。加水蛭,地龙10g、川芎10g、丹参30g、葛根10g、生牡蛎30g。治疗脑中风。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都可以用,因为三期多数是舌苔腻。加全瓜蒌30g、薤白10g(泡的时候加酒)、丹参30g、野菊花10g(野菊花强心呀)、生山楂15g。加蒲公英10g、连翘10g、川楝子10g、元胡10g、生牡蛎30g。萎缩性胃炎加乌梅15g。加苦参10g、木香10g、煨葛根15g、车前草30g、马齿苋15g。ml肛管插到15cm,给他灌肠。你假如用灌肠的办法,苦参就可加大量,一共可加到30g,灌肠不方便口服用10g,但灌肠苦参就用30g,每天晚上灌一次,就一付药分两个晚上灌,一般用10付左右这个结肠以后明显的好转。因为结肠炎和胃炎一样,不太爱好,尤其溃疡,不容易收口。为什么?因为胃肠道是潮湿的,它不可能干燥,那么这个病灶泡在水里面,它恢复率不快,像个拉开个口子一样,你老着水,这口子很难封闭,干燥了它就封闭。所以肠胃炎,发炎了,环境是潮湿的,很难愈合,只能给他直接灌到结肠的病灶上面,等于直接上药呀,他肯定好得快,这是讲的结肠炎。加黄柏10g、知母10g、肉桂3g、仙鹤草10g、王不留行10g、益母草10g、白花蛇舌草30g。加桂枝10g、生白芍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石菖蒲10g、郁金10g。加鸡血藤10g、伸筋草10g、香附10g、川断15g、蛇床子10g、泽兰10g。加炒苍术10g、蛇床子10g、菟丝子10g、黄柏10g、龟板15g、血余炭10g。血余炭是我们家的绝招。绝招就两个药:龟板,血余炭。用壮阳的鹿茸、阳起石、仙茅、仙灵脾,好多病人很管用、但是血染的风采,再也起不来了。加炒苍术10g、生黄柏15g、生薏苡10g、川牛膝15g、炒橘核30g、蛇床子10g、茵陈15g(后下)。加黄芪至少30g以上,鸡血藤60g、路路通10g、丹参10g、地龙10g、王不留行10g、红花10g、扁豆衣5g。包括慢性白血病,溶血性黄疸,再生障碍性贫血加:石苇10g、鸡血藤15g、三七粉6g(冲服)、丹参30g、仙鹤草15g。加青蒿15g(后下)、生薏仁10g、杏仁10g、寇仁10g,再加车前草。小便给他排出去。加滋而不利邪的芦根15g,玄参10g,黄精同时加木香、砂仁;。心火用黄连;肝火用栀子10g、夏枯草10g(不用龙胆草,因为它苦寒伤胃);肺火用鱼腥草15-30g、黄芩10g、桑白皮10g;脾热用生石膏30g、知母15g;肾火加知母10g、黄柏10g。加葶苈子10g(便干生用,不干炒用)、泽兰10g、白花蛇舌草30g、王不留行10g。加苍术10g、生薏苡10g、蛇床子10g、地肤子10g、生莱菔子15g、茵陈15g(后下)、法半夏10g(化热不明显的可用)。加丹参30g、苏木10g、鸡血藤15g、郁金10g(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地龙10g、水蛭3-10g(研粉用3g,入煎剂10g)、土鳖虫10g(虫类剔络)。所有的虫类药都有毒,尤其是全蝎和蜈蚣、僵蚕等过敏,白僵蚕含霉菌,唯上三味可放心用。加柴胡10g、青皮10g、木香10g、乌药10g、大腹皮10g。加生山楂15g、神曲30g、莱菔子15g。加川楝子10g、大腹皮15g、使君子肉10g、生南瓜子15g加胆星、菖蒲、党参,名“涤痰汤”,增强益气祛痰、化浊开窍之力,善治痰迷心窍证;加枣仁、熟地、人参、五味子,名“十味温胆汤”,增大补气养血宁神之力,善治心虚胆怯气血不足,痰浊内生证;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加大清热之力,专治痰热内扰证;加青蒿、黄芩、碧玉散,名“蒿芩清胆汤”,增加清胆利湿、和胃降逆之力,专治湿温、呕逆证。:苔腻、脉滑、头重、胸满、口粘、纳呆。其中尤以苔腻为要,可以“一锤定音”,所谓“但见苔腻一证便是,其余不必悉具。”由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石菖蒲、郁金6味组成。温胆汤临床16则加味选药法:1.热痰粘稠-葶苈子、黄芩、鱼腥草、胆星、天竺黄、竹沥水。2.寒痰稀沫-白芥子、桂枝、干姜、细心、法夏。3.顽痰不化-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海藻、莱菔子。4.癫痫-海参肠、白矾、灵磁石、钩藤、荆芥、野菊花、珍珠母。5.精神分裂症-制军、青礞石、草决明、桃仁、生栀子。6.神衰失眠-炒枣仁、夜交藤、黄连、肉桂、合欢皮、知母、川芎。7.眩晕耳鸣-泽泻、炒白术、蝉衣、阿胶珠、白菊花、天麻。8.高血压-钩藤、莱菔子、泽泻、海藻、夏枯草、生石决明。9.冠心病-全瓜蒌、薤白、丹参、葛根、苏木、红花。10.胃肠证-木香、砂仁、公英、连翘、焦三仙、生内金。11.功能性发热-青蒿、银柴胡、生芪、桑白皮、车前草。12.更年期综合征-蛇床子、泽兰、川断、桂枝、白芍、牡蛎。13.尿毒症-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益母草、丹参、仙鹤草、生薏苡仁、泽兰。14.妇女病-鸡血藤、香附、伸筋草、丹参、川楝子、益母草、当归。15.癌症-白花蛇舌草、公英、野菊花、仙鹤草、生苡仁、丹参、三七粉。里竹茹、枳壳、云苓、陈皮、必须得用。后面4个药取消-半夏、生姜、甘草、大枣。加石菖蒲、郁金。菖蒲郁金透窍,行气活血,对痰浊的祛非常有利,一个动力,又透又行,这个痰浊就跑了,祛掉,所以用温胆汤这6个药必须得用,而且分量也固定,都是10g。热痰要加葶苈子、天竺黄;寒痰要加白芥子、法半夏。顽痰加3个石头和海藻。3个石头-生龙骨、生牡蛎、海蛤壳。加海参肠和灵磁石。海参肠就是海参的肠呀,都扔掉了,你把它拿出来,把沙子洗掉,给它阴干阴干以后磨粉,吃温胆汤里面,拿温胆汤来冲这个海参肠的粉,每次3g,这是治癫痫非常有效的一个药。用制军和礞石,甚至可以用生大黄来通便,精神分裂症通便症状就能缓解,但是必须要中病即止。加炒枣仁和夜交藤,都用30g。眩晕讲了。加泽泻和白术,再加莱菔子、生石决明。加全瓜蒌和葛根。加木香和公英。低热加青蒿和银柴胡,青蒿必须得后下,用15g。加蛇床子和泽兰。加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加鸡血藤和香附。加山慈菇和浙贝。加白花蛇舌草和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必须用30g。丹参30g;水蛭、水蛭是双向的。第四篇温胆汤合方
1、葛根汤变通合温胆汤加减治疗颈椎僵硬疼痛头晕
葛根10g赤芍10g羌活5g独活5g
黄芩10g半夏10g云苓15g茯神20g
陈皮10g木瓜15g薏米30g杏仁10g
竹茹10g7付水煎付
2、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人格障碍孤独,内向,害羞,胆怯,不爱交往,爱独自玩电脑,表情沉默,构思幻想,倦怠乏力,口淡,手足不温,遇事畏缩,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辨为心肝气郁、胆虚痰扰证,治当疏肝宽胸、益气化痰、安神定志。给予四逆散、四君子汤与温胆汤合方加味: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2g,红参12g,白术12g,茯苓12g,半夏12g,竹茹12g,陈皮18g,炙甘草12g,酸枣仁(一半研末冲服,一半煎)45g,琥珀(研末冲服)3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3、温胆汤合柴胡桂枝汤、定志丸治疗抑郁症郝万山运用治疗精神抑郁症,在二十多年临床中,治愈了一百多例。证明该方剂是有效的中药抗精神抑郁处方。病机分析如下:早晨是少阳气机发动的时间,而胆中阳气不足,则无力升发,清晨会感到非常难受。晚上,内脏进入休眠期,不需要胆气的发动,所以症状夜晚就轻。少阳阳气不足,性格上就表现为胆小。三焦气机紊乱,痰饮内生,上蒙神窍,导致思维迟钝和记忆衰退。:扶持心胆之阳,健脾祛痰宁神开窍。:助心胆之阳,、一起使用,健心脾祛顽痰(怪病皆因痰作祟),三方组合达到合方治疑难的目的。: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桂枝、芍药、橘皮、竹茹、枳实、茯苓、菖蒲、远志。(具体剂量请就医中医大夫辩证)柴胡20克、黄芩8克、半夏12克、人参18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桂枝8克、芍药8克、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两枚、茯苓2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如果失眠加炒枣仁、龙骨、牡蛎。由于,精神抑郁症病人运用仪器查不出任何问题,而病人痛苦不堪,希望这个有效的中药抗抑郁症方剂能够结合西药,帮助更多抑郁症患者获得新生。4、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儿童多动症资料:某患儿,小志,6岁。3岁的时候被检查出有多动症。这个疾病已经逐渐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因为好动,小志会在老师讲课时,自己从座位离开跑出课堂。学校老师很诧异,并多次找到小志爸妈了解情况。然而,小志的治疗从未耽搁,西医的各种药物都用过了。显然,对孩子没有太大帮助。舌脉:舌红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数脉,左寸尤浮。辩证:痰火上犯于心经,导致心神不宁,心肝火旺。治则:清泻痰火,开久闭瘀滞。处方:。黄连5克,柴胡9克,半夏10克,枳壳9克,竹茹20克,生龙骨20克,白芍30克,茯苓30克,生甘草9克。7剂,水煎服。5、治疗胆子小、惊悸恐惧案胆虚则神摇不安、善惊易恐。中医认为,胆主决断,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能力。一个人所思所想都需要胆最后决断,它就像是“一把手”领导,大家谋划半天能不能成,全靠胆最后拍桌子决定。所以,有些人敢作敢为,敢于冒风险,并不是他胆长得真比平常人大,而是因为胆气足。肝胆互为表里,肝藏魂,胆有邪则魂不归于肝。胆为甲木,其象应春,春天万物以顺为和,陈皮、半夏、生姜、茯苓、竹茹、枳实为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虽不是温胆之药,却有温胆之功。大枣、甘草益脾和胃,脾为土,木得土则达。诸药合用,共奏和胃化痰、温胆补虚之功,用来治疗胆气虚弱、惊悸自汗、触事易惊之症。温胆汤合抵当汤加减治疗全身发冷、从胃到咽部有冷气出的感处方:法半夏,茯神,陈皮,竹茹,枳实,郁金,香附,丹参,石菖蒲,远志,苍术,川芎,生栀子,豆豉,炒神曲,生水蛭,土鳖虫,桃仁,酒大黄,炒山楂。7、痰湿体质调整方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的表现!具体症状为:舌体胖大、舌苔黄厚腻、舌边常有齿痕、体形肥胖、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容易困倦、容易出汗并且汗粘腻、容易肠胃不适、大便不成形且粘马桶、小便浑浊、脉濡而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