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看医生,都希望医生给看好病,这是人之常情。医者知患者之意,应心系患者,故在诊治中能用心诊脉,结合病情,辨证分析,确立的理法方药,付合病因病机以提高疗效。今年7月24日,诊治一眩晕2年伴心悸5年的一名男性患者。诊其脉,脉沉缓时而一结,舌质红,苔薄腻。血压/80㎜g,心率60/分。患者头晕,动则加重。问诊知其头转动颈部响动,伴困倦乏力时而心悸,考虑到头晕与颈椎有关,白天困倦和脾虚清阳不升有关,脉早搏则心肌供血不足故心悸。患者病史,心脏支架5个,眩晕2年。病证分析,肝肾不足则头颈失养,脾虚则清阳不升故困倦乏力。气虚血行不畅则心悸。治以调补肝肾益气升阳之法治之。处方:天麻。半夏。石决明。苍术。白术。茯苓。菖蒲。葛根。丹参。升麻。降香。牛膝。羌活。威灵仙。狗脊。川芎。黄芪。当归。薤白。寄生。陈皮。取药五剂,水煎服,日服两次,以观疗效。今天8月4日复诊,患者服药前三天无变化,第四天左耳鸣半天,右耳呜半天后头脑清醒,耳不鸣了,头晕明显减轻,服药第一天心脏不舒服,第二天心悸好转,脉己无早搏。白天困倦乏力亦见好转。患者对疗效比较满意。上方去石决明加三七,砂仁,7剂以巩固疗效。
作者简介
岳德俊,男,主治中医师,医学气功师,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从医35年,曾任职于医院,主治心脑血管疾病。退休后,在沈阳清晨中医,主治心血管,脑血管,妇科,心理障碍等疑难杂证。在多年诊治患者疾病中,见患者病苦感同身受。医者心知己任,念患者病苦,以心安之,以《医心悲》之医技,祛除患者之病苦,谓之行道也。在诊治患者中,用心诊脉,辨证论治,如某患者心率38/分,医院建议心脏安起搏器,通过中医辩证论治,患者心率达到65/分,患者不用安起搏器了。患脑血管疾病失语偏瘫的患者,经用中药、针灸及康复训练方法治疗,使许多患者恢复了语言交流能力,恢复了肢体偏瘫运动功能,有些患者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患者病愈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意趣所在。祝愿天下苍生没有病苦,身心安康,如意吉祥⊙来源:作者供稿
⊙编辑:盛京视野(ID:gh_0dcac4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